还有人认为,所谓人为因素,主要是指前些年人们在湖边的过度放牧等活动。
据呼伦贝尔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近五年来呼伦湖湖水的砷含量一直超标。而业内人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不论造纸厂排污,还是过度放牧,应该都不会与呼伦湖的砷含量超标有关。
对于呼伦湖污染物砷的来源,呼伦贝尔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此前回应媒体时说,监测站能力不足,查不出,目前了解的情况是,呼伦湖周边没有砷污染物的排放源,其他原因还需要确定。
近年来,社会上质疑呼伦贝尔草原开发会破坏水资源的声音此起彼伏。面对层出不穷的质疑,呼伦贝尔市环保局一负责人说,“呼伦湖是我们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整个区域之内,尤其是核心区和缓冲区,我们这些年进行了生态移民,严格管理,基本上制止了人为因素”。
对于这种说法,有的牧民并不认同。“我们在湖边的确没有看到什么厂矿企业,但是周边的地下水和几条河流都与呼伦湖相通,在这些河流附近开矿建厂,就不会对湖水产生影响吗?”一位当地牧民说。
但上述负责人坚持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呼伦湖生态恶化与当地厂矿企业有什么关联。
采访中,呼伦贝尔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认为,呼伦湖的干流额尔古纳河附近富含金矿,清朝后期俄罗斯人就曾大肆侵入,进行掠夺式开采,最多时有1.5万人在采矿。为此,清政府与俄国反复交涉,最终凭武力才将俄罗斯人驱逐。后日本人侵入东北,也曾在此疯狂采挖金矿,严重破坏了当地水系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