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审判、执行……人民法院的每个工作环节,都关乎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实际成效,事关广大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办有关负责人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各地法院按照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部署和法院系统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方案,将“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作为顽瘴痼疾整治的重要内容,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条线指导,注重摸清底数、紧盯问题短板,全面排查整治审判执行环节存在的问题。
整治不规范执行
执行工作直接关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各地法院排查梳理重复申诉执行信访,发现消极、违法执行线索,严肃整治不规范执行行为,强化终本案件规范办理。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常态化开展提级执行、指定执行、交叉执行,实行关联案件集中管辖、执行事务属地办理,有力提升执行效率。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组建民生案件执行团队,对交通事故、医疗损害等“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案件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案款;开展“执行春风”专项行动,集中发还涉劳动争议的550余万元执行款项,330余名当事人当场领到工资。
山西省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两级法院成立执行服务中心,提供集立案接待、信息查询、案款缴退、材料收转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执行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法院对终本案件进行“回头看”,开展“夜间执行”“节假日突击执行”等行动,会同银行推出“执行款收款码”,启用当天,法院账户即收到5笔执行款。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对2018年以来终结、终本案件的全部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开展双覆盖大回访。
严控未结案增量
违规超审限和虚假诉讼等问题影响恶劣。各地法院建立未结案件台账,加强对违规超审限案件的调查和督办,倒排工期、限期结案;及时公开审理期限、评估、鉴定、送达、结案等重要信息,便于当事人了解情况,监督案件进展。
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相继制定或修订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扣除审限的申请流程、佐证材料、审查确认等程序并严格落实,在此基础上,持续加强清理力度、加快清理速度。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结案质量和结案效率纳入各业务部门及基层法院的质量目标考核评价指标,采取审判管理系统预警提示、提醒案件承办人、院分管领导约谈超审限问题突出的办案单位负责人等方式,严控未结案件增量。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探索建立以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主要指标的法官办案效率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对全省法院审限扣除、中止、延长的监督管理。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法院创新推出“打虚假诉讼七查法”,即主动审查、到庭询查、类案清查、串案并查、穿透审查、威慑核查、倒推倒查,构建诚信诉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