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浙江兆某股份有限公司、方某君等6人侵犯商业秘密案等9件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据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介绍,此次发布的案例中,有6个刑事案例涵盖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犯罪等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要类型。其中,浙江兆某股份有限公司、方某君等6人侵犯商业秘密案的被害单位是非晶合金薄带制造行业领军企业,相关技术历经多年研发突破,关系企业重大利益和长远发展。该案中,检察机关深挖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幕后主犯,实现全链条打击。刘某生等3人侵犯著作权案发生在数字版权领域,检察机关准确认定属于“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型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行为,依法提起公诉,为以后办理此类案件提供参考。重庆乾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官某、李某侵犯著作权案涉及芯片制造领域,检察机关准确认定案件性质和非法经营数额,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整改。这些案例直观地反映了检察机关聚焦高新技术领域,加大办案力度,通过惩治犯罪行为守护企业创新创造动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案涉权利单位既有国内企业,也有国外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通过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大民事诉讼监督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在许某俊等26人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中,检察机关深挖上游犯罪源头,依法追诉追漏,切实加强对国际知名品牌手表的严格保护。在叶某敏假冒注册商标案中,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刑事抗诉职能,监督纠正错误判决,提升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刘太宗表示,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职办案的同时,针对检察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社会问题和管理漏洞,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以制发检察建议、建立协作机制等方式,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共同促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在关某等3人侵犯商业秘密案中,检察机关牵头多个部门,会签加强外贸行业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协同保护的战略合作协议,合力保障外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