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白行社区是颍州区的‘锅底子’‘水袋子’,如果因为个别居民的原因影响雨水管道施工,以后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7月3日上午,白行社区党委副书记韩梅花耐心地做群众工作,经过沟通协调,雨水管道施工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颍州区西湖镇白行社区是“四事四权”工作法的发源地。2006年以来,社区“两委”在拆旧村、建新村过程中,从调解处理信访案件和民事纠纷入手,探索形成代表理事、支部说事、五老调事、群众议事,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四事四权”工作法,并不断创新发展。
2022年7月,“四事四权”工作法在全省推广。阜阳各地结合“四事四权”工作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颍上县“村嫂理事会”、临泉县“有事找书记”、阜南县“五老法治诊所”等基层治理品牌在颍淮大地不断涌现。
聚焦“四事”,事事有着落
一排排房屋整齐有序、一条条道路清洁卫生、一户户村民安居乐业,这是颍州西湖景区西侧的白行新村留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
2006年以来,白行社区17个自然村的965户居民陆续告别世代居住的低洼地,搬进了占地439亩的中心村。
随着中心村统一代建房屋陆续投入使用,雨污合流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从今年午收开始,白行社区利用和美乡村建设资金在中心村铺设雨水管道,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却引起部分村民的不理解。
“村民房屋之间是4米宽的水泥路,施工空间有限。两户共用一个沉淀池,不是在房屋的东南角就是在西南角。”白行社区党委副书记韩梅花说,少数村民对沉淀池的位置不满意,想方设法阻挠施工,影响其他居民排水。
党员和村民组长作为“两代表”,得知情况后发挥“代表理事”职能,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迅速召集“两委”成员“说事”,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这次村民阻挠雨水管道施工,在“支部说事”环节就得到了解决,当事人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不再阻挠施工。
18年来,白行社区“两委”处理的“大事小情”不在少数,诸如征迁赔偿款分配、低保申请、公益性岗位设置、中心村硬件设施建设等。“代表理事、支部说事、五老调事、群众议事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做到了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都有答复。”韩梅花说。
保障“四权”,满满获得感
“2023年,白行社区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集体经济累计收入结余超过1300万元。”白行社区党委书记闫永志说,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多少?如何分配?结余资金如何管理和使用?4581名群众都有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白行社区根据颍州区纪委监委《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规范指南》,制作了群众诉求集中的民生事项及办理流程清单图,对农村宅基地申请、低保申请、农村集体资源和资产处置等作出详细规定。
“通过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确保化解矛盾时有遵循、有依据,保障群众的‘四权’。”闫永志说,西许自然村70余亩土地被征用时,群众非常关注征迁赔偿款分配,也有不同的分配意见。
白行社区经过听取民意、宣传政策、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方都能接受的分配方案:拿出部分赔偿款分给新人口,剩下赔偿款按照老人口分配。“这个分配方案实现了新老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大家都没意见。”闫永志说。
18年来,白行社区顺应形势发展,不断总结和丰富“四事四权”工作法内涵,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农村幸福示范社区。
“现在群众有事都愿意向社区反映,社区处理日常事务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大家都发自内心地认可。”白行社区居民田金良说。
创新开展,全市结硕果
白行社区的创新做法,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也为全市其他地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谭棚镇是临泉县“东大门”,过境车辆多。今年6月初,当地群众发现陈营路桥东侧一处护栏缺失,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谭棚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华峰接到群众反映后,迅速组织社区干部实地察看情况。
由于维修护栏需要一定时间,社区安排专人在护栏附近设置警示牌和隔离带,并向谭棚镇政府报告有关情况。当天,镇村两级就联系上护栏养护单位,第三天就将缺失护栏安装好。
今年2月,临泉县结合当地实际,在全县范围内创新开展“有事找书记”活动,着力压实村(社区)党组织责任,重点走好排查、化解、治理“三步棋”,截至目前,全县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万余件,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初始即化解”目标。
“四事四权”工作法在我市全面推广以来,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模式,“村嫂理事会”“五老法治诊所”“六小行动”等基层治理品牌不断涌现。
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广以“四事四权”工作法为代表的各类基层社会治理好品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