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时政资讯 > 人才吸引力排名前十强出炉,长三角区域备受关注

人才吸引力排名前十强出炉,长三角区域备受关注

发布时间:2020-05-06 来源: 作者:

  为准确把握人才流动趋势,4月28日,智联招聘和恒大研究院联合推出了“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其中上海连续3年成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在如何衡量不同城市人才吸引力方面,该份报告将人才吸引力指数定义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海归人才流入占比的加权结果。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净流入占比可以分别反映该城市引得来和留得住的能力,而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和海归人才流入占比反映城市对年轻高学历人才和海归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

  人才吸引各具特色

  从报告上来看,影响人才吸引力的因素包括了城市的经济体量、经济发展速度、人才政策、薪酬水平和发展空间。2019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的前十强分别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济南、苏州和天津。结合上述因素,除了经济发展迅速这一相同因素外,排名前十的城市在人才吸引方面各具不同特色。

  经济体量大、薪酬水平高是北上广对人才吸引的主要因素。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71.3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上海GDP规模达到3.8万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第一;2019年广州GDP超2.3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三座经济大体量城市的高速发展,确实能为不少人才提供高新优质的工作,所以无论是对人才的吸引力还是吸附力,这三座城市无疑名列前茅。

  排在人才吸引力城市第二位的深圳考的十强有力地人才吸引政策,同理排在7、8、9位的成都、济南、苏州,尤其是苏州,今年进一步加大人才落地吸引力度。靠着人才新政落地的诸多城市,不仅可以更快地完成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影响力,同时还可有效的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一起发展。这一点从最近的房企布局也可看出,目前在深圳、成都和苏州的土拍确实比其他的城市更加火爆,从房企对于这几座城市竞得未来去化的乐观也可以发映出这几座陈是在未来的而发展潜力。

  杭州、南京和天津对于人才的吸引则是依靠高新技术企业的广阔布局,尤其是对年轻高学历人才和海归高学历人才极具吸引力。杭州以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连续四年稳居人才吸引力榜单第五位;南京则凭借导向鲜明的产业政策构建了“4+4+1”的主导产业体系,打造了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生物医药五个产业地标;称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和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大力支持对于高学历人才和海归高学历人才引进功不可没。

  一二线城市、长三角地带成人才流动主方向

  此份报告显示2019年应届生和海归人才流向北上深广的比重分别占比24.5%、28.7%,均高于流动人才流向北上广深的比重20.2%,东部区域响度与其他区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8%、-2.4%、-0.2%、-3.2%),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为东部的人才聚集区,城市群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2.8%,这与2019年我国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的人口增量业成正比。

  此份报告也指出应届生和海归更倾向在一二线城市发展。其中主要原因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收入更高,周边也更容易形成大的城市群,对人才来说,就业和发展的空间更大,选择面更多。这一点在长三角地区尤为明显,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三省一市的布局对上海的人才形成分流,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上海经济发展更多地辐射到了周边城市,进而带动周边城市一起形成更强的人才吸引力,因此虽然并不在前十名,但是无锡、合肥、常州等城市在2019年对于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中都跻身于前三十名之列,显示了自身强大的发展潜力。

  全国诚招 “三农调研员”,主要从事三农普法维权、课题调研活动、法律服务活动等,有意者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相关资料(下载地址:http://snwtdy.org.cn/plus/list.php?tid=101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205室,

  邮编:100810。

  电话:010-80440269 15340079014(薇同)

  微信公众号:三农法制调研中心(sannongfazhidiaoyan)

1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