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提升审判质效,近日,天津自贸区法院生态城环资法庭黎增堂、冯美燕审判团队通过前期电话沟通、后期建立微信群方式,立案后仅用20天成功化解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
原告何某某系外地来津务工人员,诉称在向被告王某及天津某装饰公司提供劳务过程中,被失去平衡的大梁一端掀翻摔落在地,导致左股股颈骨折和急性肾炎损害,因受伤丧失收入来源,生活困难,故要求二被告承担医疗费、住院伙食补贴、误工费等共计48941元。
承办法官经调查发现,被告天津某装饰公司已撤离经营地,无法取得联系。被告王某因家中母亲生病,已经返回老家沈阳,因疫情防控要求无法到庭参加庭审,且否认与原告之间的雇佣关系,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考虑到该案尚有调解可能,审判团队多次与原、被告电话沟通,最终确定调解方案。被告王某同意在前期垫付医药费5000元的基础上,再以个人名义向原告何某某支付部分补偿款。原告何某某也认识到自己一方提交的证据略有不足,且自己在涉案事实发生过程中存有过错,同意调解。
在审判团队的努力下,原、被告双方达成庭外和解意见,被告王某支付原告何某某补偿款5000元,原告撤诉。经双方同意,审判团队迅速建立微信群,被告以微信转账的形式向原告即时履行义务,做到即时支付、即时受领。
临近春节,涉民生案件的处理更显法院的司法温情。此案因疫情防控,被告无法到庭,承办法官创新思维模式,及时转变办案方式,将审判工作由线下转到线上,既减少人员流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又满足了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做到了司法服务“不打烊”,案件审理“有温度”,得到了当事人的高度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