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冷雨淅沥,大渡口区拘留所的铁门外警灯闪烁。戴着手铐的被执行人郑某被法警带下警车,进入拘留所办理拘留手续。此时,距他欠下118万元债务已逾6年。而让这个善于躲藏的“老赖”浮出水面的,是这6年间不断系统化、信息化的执行手段,更离不开申请人和执行法官一遍又一遍锲而不舍的找寻和查控。
时间回溯到2014年,王某和郑某因民间借贷纠纷在大渡口法院法官的主持下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由郑某偿还王某借款及利息共计1612000元。之后,在将一个门面抵给王某后,尚欠118万郑某便行踪不明杳无音信,迟迟拿不到还款的王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受理案件后,执行干警迅速行动起来,于2014年9月查封了郑某位于四川省合江县的房产一套,但已属第四轮查封,待首轮查封法院对该房产进行评估拍卖后,王某未能受偿。受限于当时的执行查询手段,未发现被执行人郑某的踪迹及其名下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陷入僵局。
“随着执行举措越来越系统化、信息化,特别是总对总、点对点查控系统投入使用,辅以执行限高、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形成‘组合拳’后,失信被执行人越来越寸步难行,执行找人、查找财产的效率大大提高。”在申请人和执行法官一遍又一遍锲而不舍的找寻和查控下,去年12月,执行法官终于发现了被执行人郑某在四川省泸州市某气矿消防队工作的线索,便立即驱车赶赴泸州,找到了郑某。经确认,郑某系该气矿消防队工作人员,年收入10余万元。
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还躲避执行拖欠了6年之久,大渡口法院依法作出对郑某拘留15日的决定。经过体检、核酸检测、出入境信息和轨迹查询等,马不停蹄的执行法官和法警终于在当晚将郑某送进了拘留所。“郑某的行为虽然恶劣,但拘留不是目的,申请人的权益要靠‘真金白银’来兑现。”为此,法院继续查找郑某财产线索的同时,还作出执行裁定书划拨其工资收入,并向某气矿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每月从郑某工资卡上提取其收入(保留基本生活费),直至还完118万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