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居住的小城的北面,有一片景观林。这里绿荫如盖,鸟鸣啁啾,是小城的人们锻炼休闲的好去处。早晨,人们喜欢到这儿来晨练;傍晚,人们喜欢到这儿来纳凉。
然而曾几何时,这里还是一片沙荒地,植被稀少,一刮风,尘沙就会漫天飞扬。住在附近的人们即使关门闭户,沙尘也会寻找一切缝隙钻进屋里。
前几年这里被辟为经济开发区,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开始种树。树长起来了,风沙一年比一年减少,鸟儿也来了,原来的沙荒之地变得林木葱郁、鸟语花香。不知道的人不会想到这儿曾经是一处沙尘的源头。
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树是人类无私的朋友,总是给予,却不图回报。和树相比,人类倒有点像传说中的饕餮,总是在吃,却总是吃不够。在金钱和物欲的侵蚀下,在自私与贪婪的助催下,我们的精神家园正在一步步走向“荒漠化”。
治理土地的沙荒最好的办法是种树,治理人心的沙荒也要“种树”——读书!书是精神之树,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每一本书都是一棵“树”,矗立在人类生命的来路和精神的归途。它是丹柯手中高举的“火炬”,为人们照破黑暗,指引迷途;它是先贤们不熄的心灯,世世代代,薪火相传,传授知识,传播思想,传承文明。每一本书里都有一颗魂,印在书中是文字,种在心中就是一棵“树”,凝结在历史的夜空中,就化作了一颗闪亮的星辰。这魂是孔子的仁、孟子的义,是屈原的忠贞、史迁的坚忍,是鲁迅先生的深刻、顾准的独醒;这魂是德尔菲的太阳神庙上的箴言,是印第安智者的低语;这魂是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恶行的痛斥,是左拉在德雷福斯事件中的控诉,是安徒生的梦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朴素而伟大的心魂……
读一本书,就是在自己的心灵中种下一棵“树”。书读得多了,一棵棵的“树”种下了,荒芜的心田长起了“森林”,心灵就有了摈除浮躁、抵御污染、拒绝沉沦的勇气和力量。与此同时,读书的过程使我们自己也成长为 “一棵树”。读书的人多了,一棵棵的“树”长起来了,一片片的“森林” 形成了,社会的气候就能够得到改善。
树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书也是。
(作者单位:固安县人民法院)
文章出处:河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