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动态 > 2020年,93人因拒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被判刑

2020年,93人因拒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被判刑

发布时间:2021-03-16 来源: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拒执犯罪作为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最严重表现形式,不仅导致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实现,而且极大地损害了司法公信和法治权威。2020年,因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被追究刑事责任93人,有力震慑了拒不执行的行为。

  近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四川省公安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实施意见》,从拒执犯罪的认定标准、追究程序两方面统一了法检公机关在打击拒执犯罪上的法律适用问题,为依法及时有效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和切实解决执行难提供了指引。

  

  十三种情形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意见》明确了应认定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13种情形:

  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6.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7.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8.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9.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10.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11.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12.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13.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低于市场价70%处置财产将入刑

  关于“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认定。《意见》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被执行人转让财产的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七十的,应认定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

  

  十种情形将被认定为隐藏、转移财产行为

  《意见》规定,判决、裁定生效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认定为隐藏、转移财产行为:

  1.以其未成年子女名义购置或向未成年子女名下转移房产、车辆的;

  2.银行账户有大额收入、支出的;

  3.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的;

  4.为子女进行婚嫁,花费、赠送大量礼金的;

  5.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的;

  6.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的;

  7.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的;

  8.在夜总会、高尔夫球场以及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进行高消费的;

  9.通过夫妻离婚等方式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

  10.实施其他隐匿、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

  

  体现宽严相济的处罚原则

  《意见》明确了加重处罚和从重处罚的情形。以下情形需加重处罚:

  1.采取暴力手段阻碍执行人员,造成执行人员一人以上轻伤或二人以上轻微伤的;

  2.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或者侮辱、围攻、扣押、殴打执行人员,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的;

  3.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

  4.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以下情形需从重处罚: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的。

  

  《意见》规定了从宽处罚的情形。一是侦查或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全部或部分履行执行义务,确有悔改表现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二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的。

  此外,《意见》还就公检法机关加强协作配合,依法及时打击拒执犯罪作出了规定。

  

  

  

  

  

  


原文链接:http://sc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1/01/id/5786953.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