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记者 屈辰
◇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
◇正确处理好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等重大关系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党中央近期印发实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新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正在抓紧制定。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组成人员、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说,在新征程上,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位置,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推动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瞭望》: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要从哪些方面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熊选国: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对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推上了历史新高度。
当前,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顶层设计。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方案并推进实施,加快制定新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确保规划纲要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建、协同推动的工作格局,汇聚全面依法治国强大合力。
统筹法治建设各项任务。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提高司法办案质量和效率。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为重点,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以解决一些地方立法工作存在违背上位法规定,新技术新应用存在法律制度空白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走形式,运动式、“一刀切”执法,一些执法、司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方面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措施对策,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提高法治建设水平。
提高“关键少数”法治素养和能力。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
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一项一项细化责任,一级一级压实担子,一件一件抓出成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努力实现法治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发展。
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顶层设计
《瞭望》:“十四五”时期,贯彻《规划》的着力点在哪里?
熊选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规划》制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体现到法治中国建设各个方面,使《规划》成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成果和载体。
“十四五”时期,将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落实落细《规划》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任务举措,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一是切实把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深入实施《规划》统一起来,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过程中,深刻理解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等,在深入实施《规划》过程中,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等,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
二是切实把《规划》引领与实践创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法治建设各领域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与《规划》的衔接协调,严格按照《规划》的刚性要求,遵照《规划》的时间节点,不折不扣推动法治建设重大举措落地落实。
三是切实把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统筹起来,以《规划》贯彻落实为契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始终把《规划》贯彻落实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统筹考虑,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努力实现各领域各环节有效贯通、相互衔接,推动实现法治中国建设均衡发展。
四是切实把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与上下协同联动贯通起来,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建、协同推动的工作格局。
正确处理好四对重大关系
《瞭望》:统筹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熊选国:统筹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要正确处理好以下重大关系。
一是政治和法治的关系。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二是改革和法治的关系。改革和法治相伴而生、同步推进,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积极发挥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增强改革的穿透力。
三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四是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
《瞭望》: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今年司法行政工作有哪些抓手?
熊选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履职尽责,狠抓落地见效。
一是把握加速提质增效这一目标,全面加强行政立法。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把服务保障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立法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升行政立法质量和效率。
二是把握公平公正公信这一导向,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启动第二批示范创建活动。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县级以上地方党政机关普遍开展公职律师工作。推进“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着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修订行政复议法,着力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和效率。
三是把握公正廉洁执法这一关键,严格规范刑事执行。推进监狱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制定修订监狱执法工作制度。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依法加强“智慧矫正”建设。推进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完善教育戒治工作标准体系。
四是把握为民利民便民这一取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促进均等化,科学制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聚焦推动供给侧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创新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
五是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要求,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为庆祝建党百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毫不放松抓好监所疫情防控。牢牢把握监所安全底线,严防发生安全事故。推进新技术、新业态风险防范化解。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人民调解基础性工作,深化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六是把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这一契机,打造过硬干警队伍。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围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这个总要求,从严治警,全面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努力锻造新时代司法行政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