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经百战”的老民警为何主动重回法律课堂?程序上没有瑕疵的执法案件,为何成为被解剖的“麻雀”,不断接受“鸡蛋里挑骨头”?“规范”二字要做到何等程度才算“规范”?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警察的一言一行,经受着比任何时候都严苛的检验。一句简单的“站住”或“请出示证件”,一次任务的“快”与“慢”,一项措施的“紧”与“松”,影响着千万人的安全感,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形象和气质。
“徒法不足以自行”。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看来,一支高素养的行政执法队伍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必要条件,也是执法部门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推进法治建设的根本保障。
自2019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开展“2019年至2022年全警规范执法实战大练兵”以来,光明日报记者长期跟踪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在各个公安分局、派出所等单位调研,了解首都民警在法治观念、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纪律作风等方面的革新举措。
解剖,把难题放在“显微镜”下学习
2020年4月,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常营派出所接到电话,辖区的一起自行车被盗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要求前往办理案件移交。
一次普普通通的任务,却差点酿成执法事故:民警们办理完移交任务、把嫌疑人带回派出所讯问过程中,发现嫌疑人有些神志不清。民警立即将嫌疑人送往医院,检查得知嫌疑人逃跑时摔伤头部,看上去不严重,但实际已颅内出血。幸亏送医及时才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
这一事件被民警们作为典型案例剖析,他们仔细复盘并把事件始末拍摄成视频,推送到“朝阳警务通”App上,供同事们学习。
“交接流程严格遵循了执法程序,问题出在哪里?”当天执行任务的民警、常营派出所第三社区警务队副队长何羲和在视频镜头前,讲述经过、分析细节,一丝一缕梳理案件处理流程。
“个例成为教学案例,整个执法队伍加强学习才能全面提升执法水平。”何羲和在复盘时总结了工作中亟待改进的事项,“无论是抓获地派出所,还是办案的派出所,只要发现类似情况,都应该先带去医院进行检查,再衔接后续工作。”
“实战案例复盘这种培训方式展现了法理思维在现实中的作用机理,生动而接地气。”张莉认为,“要让每一个鲜活的案例都经得起法治检验,符合规定的同时折射法治精神,体现人性温度。”
在朝阳分局,这样的练兵举措被称为“微复盘”,各种情境之下的执法案例,均被制作成短视频,供所有民警学习。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执法规范化支队支队长刘彦介绍,仅在朝阳分局,针对特殊警情处置、办案场所管理等主要执法环节,编发了13类14个警情规范处置“微教材”;拍摄了以动漫、情景剧等形式的14部教科书式执法“微视频”;开设了“百警大讲堂”,录制了分局专兼职教官、基层领导干部、业务骨干讲授的20个新法新规教学“微课堂”。
赴考,让个人发展融入队伍前进的潮流
2020年11月的一个午后,在北京警察学院,结束了集训的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副局长曹国栋没有离开教室。看着一起参加集训的7位民警,他眼里满是赞许,心里却想到更多。
为参加公安部开展的全警实战大练兵,曹国栋和来自北京市公安局各单位选拔而出的优秀民警组成团队,在北京警察学院进行为期49天的封闭训练。团队成员的优异表现,让这位副局长深受震撼。
“他们的专业能力为什么这么强?”曹国栋思忖,“我们分局的年轻民警如何尽快成长,都成为这样的业务骨干?”他下定决心,把“双考”与警察的职业规划挂钩,让民警们对职业有更高标准、更高追求。
所谓“双考”,即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练兵以来,通州分局为储备人才,不断探索“双考”培训形式,将之作为打造通州“高精尖”人才的重要举措,并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机制。
“通过‘双考’不容易,特别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州分局新华派出所所长贾德军坦言,“在当下,执法一线的民警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法律知识。”
“把规范执法的培训推向纵深,就必须让它成为民警终身受益的关键要素。”曹国栋语重心长地说,“我39岁才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42岁才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年轻民警应该趁早行动起来,让自身的发展融入整个队伍执法水平不断提高的前进潮流。”
在近两年的局长办公会上,“双考”成绩是一年工作总结的“必答题”。“不少在领导岗位上的同志都通过了‘双考’,这给没有通过考试的同志很大压力和动力。”曹国栋介绍。
在通州分局官方网站,各单位“双考”成绩单长期置于主页。“成绩单一挂就是一年,成绩不好的单位想洗刷这一结果,真得努力啊!”通州分局永顺派出所政委耿大川说。
榜样在前,鞭策之下,大家都行动起来。今年1月,通州分局西集派出所副所长孟昭因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而封闭隔离。这隔离的10多天成了他宝贵的学习时间,他全神贯注地钻研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
激励的措施不断铺开,通州分局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动员会,邀请成功通过考试的民警作报告,分享经验。分局曾邀请女民警李杏来讲,她怀孕期间不误工作,还努力备考通过了“双考”。“这样的同志,很有说服力、很有动员力了吧!”曹国栋说。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玉华看来,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能力,有利于公安机关严格执法,也有利于公安机关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实战,在“规范”和“温度”之间追求法治精神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立足长远发展的举措,需要长时间的培育才能见到效果。
刘彦介绍,为让规范执法大练兵更有针对性,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将常年开办的“法制教育大讲堂”进行优化升级,创新建立“法治练兵场”实战培训机制,不断深入推进规范执法和警务实战融合式培训。
总队整理提炼出过去常见、高发的执法风险问题和案例,编写成线上考试的试题。线下的练兵过程中,“法制教官”与“实战教官”互相配合,在严明精细的训练工作中,培养各个警队规范执法的理念与习惯。
刘彦用“使用警用器械”的例子,来解释两支队伍的功能:“法制教官来教‘什么时候用’,实战教官来教‘如何用’。民警今天所学、未来所用,都严格在‘规范’二字下进行。”
“当民警开口是‘法言法语’,行动有人情温度,人家就服。在有矛盾冲突的事件中,民警才能控制局面,更稳妥地作出处理。”大练兵过程中,民警学有所悟学有所成,他们深切体会到,执法工作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与老百姓的交往中,“规范”与“温度”一样都不能少。
“开展规范执法实战练兵,是公安机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刘彦指出,首都民警通过岗位重点练兵、专业系统练兵和实战全面练兵,准确理解法律的立法本意和条文含义,不断提升法律适用能力,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首都公安机关致力于提高现场处置能力、执法办案能力、执法说理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的布局,勾勒出新时代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方向。”李玉华表示,这也是在实战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日益增长需求的举措。
今年3月,在全国两会安保的繁重任务结束后,北京各区的民警继续投入规范执法大练兵,在16个区公安分局及交管局、公交总队,案管民警案例讲评比武活动陆续开展。朝阳分局案管民警黄飞铭告诉记者,他有信心在比武中取得好成绩,他和战友们每一天规范而扎实的办案工作,是参加比武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