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聚焦 > 【我为群众办实事】小法庭,大作为!

【我为群众办实事】小法庭,大作为!

发布时间:2021-03-23 来源: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近年来,地处“中国筇竹之乡”中心位置的大关县人民法院木杆人民法庭(简称“木杆法庭”),紧紧围绕建基层、强基础、优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以来,法庭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570余件,结案率为99.8%,调解撤诉结案430余件,调撤率75%,实现了短期在案结事了上有突破、中期在法治乡村治理上取得成效、长期在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上成果丰硕,成功走出了一条小法庭大作为示范之路。

  

  聚焦履职尽责打好主动仗

  大关县人民法院木杆法庭位于大关县北部的木杆镇,距离县城76.8公里,是离大关县城最远的乡镇,东北与盐津县中和乡接壤,东南与大关县吉利镇相连,西北与永善县团结乡接界,西南与大关县高桥镇毗邻。木杆法庭主要管辖高桥、木杆两个镇的各类民商事案件及刑事自诉案件,辖区面积479.48平方公里,辖17个村(社区),356个村民小组,共50000余人。

  

  木杆法庭按照统筹统揽抓推进、联动联手抓整合、提速提质抓成效的工作理念,全力推进案件办理,主要做到诉调实质化、调解特色化、方式便捷化。

  诉调实质化。为有效整合解纷资源,积极构建“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解纷模式,形成立案有人管、纠纷有人调、调解不成有人判的“一站式”解纷体系,法庭坚持在辖区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加强与辖区各部门的工作联系,特别是与派出所、司法所联合制定《木杆镇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工作机制》,形成纠纷化解合力,并在法庭设立木杆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庭工作站,切实做好诉调对接,为人民群众解纷提供多元选择,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达成协议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案件,及时审查、及时确认,既有利于提高人民调解权威性和公信力,又切实有效解决矛盾。

  2020年,法庭共受理确认调解协议效力案件27件,占全院确认调解协议效力案件的80%,诉调工作实现实质化运行。

  调解特色化。针对法庭仅有两名正式干警,审判力量薄弱的现状,为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积极在辖区选聘公道、正派、有威信的特邀调解员唐贵乾驻庭调解,在法庭设立老唐家事调解工作室,并针对苗族同胞较多(有5000余人)、语言不通导致涉苗族同胞案件纠纷调解率低的情况,分别在高桥、木杆两镇选聘了2名汉、苗双语调解员,在法庭设立全市唯一一家民族特色调解室—汉、苗双语调解室。2019年以来,驻庭调解室接受法庭委托委派调解案件100余件,调解成功70余件。

  方式便捷化。法庭依托调解平台,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的主观能动性,创新适用“特邀调解+调解平台+司法确认”解纷模式,极大提高办案效率。2020年,一起涉及30多名农民工讨薪的18起案件起诉到法庭,要求老板支付工资共计130余万元。面对突发情况,法庭干警首先稳定来访群众的情绪,将案件委托给熟悉情况的特邀调解员组织调解。因被告公司在外地,实际施工人因刑事案件被羁押在看守所,为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经过多方努力,实际施工人委托了代理人处理案件,调解员利用“云解纷”远程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两天内将这18起案件调解成功并予以司法确认,第一笔义务款20万元已履行到位。“特邀调解+调解平台+司法确认”一站通办、一网通办的办案模式,已成法庭常态化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聚焦司法为民守好主阵地

  木杆法庭按照在爱民上付出真感情、在亲民上拿出真举措、在惠民上抓出真成效的工作要求,主要做好窗口服务、巡回服务、线上服务“三服务”。

  率先设立诉讼服务窗口服务。面对案件逐年上升的趋势,法庭办公条件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2018年,木杆法庭在原有办公区域内规划出一个诉讼服务大厅、一个家事调解室、一个综合调解室、一个特邀调解员工作室,并在全市法庭中率先设立诉讼服务分中心,切实改变以前“小窗”接待,“隔墙”办案的局面;法庭干警坚持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让当事群众在法庭充分享受到家的温暖。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切实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实现当场立案率、咨询回复率100%,全面解决人民群众立案难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设立“法官联络站”开展巡回服务。木杆法庭辖区山高坡陡,交通十分不便,为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法庭除加强信息科技办案的同时,创新诉讼服务模式,审判力量主动下沉,率先在辖区17个基层组织挂牌设立“法官联络站”,配置“联络员”,法庭干警定期到基层组织开展法律咨询、巡回立案、巡回审理、文书送达、法制宣传、指导调解、诉调对接、判后答疑等“一站式”诉讼服务工作,有效打通诉讼服务的神经末梢,清除诉讼服务的死角盲区。同时,大力开展巡回审判,为偏远贫困群众提供诉讼服务,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角,让司法更加便利人民、贴近群众。共开展下乡送达1200余次,开展巡回审判、调解600余件次,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云解纷”创新线上服务。大力加强法庭信息科技建设,全面满足证据展示、同步录音录像、庭审直播等审理需求,有效整合移动微法院、诉讼无忧网、云解纷推送等智慧立案资源,实现跨域立案、自助立案、网上开庭、网上调解、诉讼费用缴纳、评估鉴定、来访接待、法律咨询、电子卷宗同步生成等诉讼服务职能的一体化、集约化,实现法院四级联网,高清视频监控全覆盖。积极引导当事人采取“微法立、自助立、当场立、巡回立、跨域立”等多种立案方式相结合。

  2020年,法庭利用移动微法院立案29件,跨域立案2件,“云解纷”推送立案33件,网上开庭、调解案件30件,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诉讼、减少诉累,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聚焦基层治理当好主力军

  木杆法庭按照难题有自己的参与、难事有自己的办法、难关有自己的身影的工作激情,主要做实协同治理到位、法治建设到位、护航发展到位“三到位”。

  

  协同治理到位。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推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特别是为全面掌握法庭辖区各乡镇、村(社区)案件分布、案由比例等情况,创新司法统计工作,形成司法大数据,编撰《法庭工作动态》报送辖区党委、政府及各村(社区),形成“纠纷信息共享、合力化解纠纷”的良好局面。同时,法庭还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试点建设无讼村(社区),大力创新诉源治理模式,积极加强对村规民约的指导和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业务培训,仅2020年指导镇级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0余件;加强婚姻家事典型案例宣传,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法庭2020年受理案件数与上年同比下降9.5%,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基本形成,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明显。

  法治建设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庭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要求,以法官联络站为载体,定期开展送法下乡,加大普法力度,并以阳光司法、巡回调解等活动开展以案释法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积极创新法治宣传模式,法庭干警以民法典颁布实施为契机,多次深入苗寨、基层组织、街道进行法治宣传11次,印制宣传手册5000余份,订制法治宣传袋1000余个,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深入推进法治宣传“五进”,法治建设成效明显,辖区的银吉村被评为全市唯一一个村级平安家庭示范村;法庭组织开展的模拟法庭,被云南电视台新闻频道采用。

  护航发展到位。法庭本着为大局服务、为发展护航的理念和要求,努力将法庭建设成为司法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不断为辖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法庭受理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高发,法庭在全面梳理总结、深刻剖析原因后,有的放矢送法进辖区信用社,以真实的案例结合法律规定送法进企业,既妥善审理了案件,又切实做到防微杜渐。

  近年来,法庭共受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51件,调解撤诉48件,办结案涉借款金额1650万元,有效助力金融风险防控化解。同时,木杆镇是有名的筇竹之乡,每年四、五月木杆镇要采笋数千吨,交易金额上千万元,筇竹是群众的“绿色银行”。因竹笋交易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为有效保护群众的“绿色银行”,维护笋民的合法权利,法庭干警在采笋季节深入笋山开展法治宣传,着力防范化解交易纠纷,全力维护生产经营秩序,全面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兴旺,仅2020年木杆镇完成生产总值2.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73元,特别是筇竹优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镇新种植筇竹2.5万亩,低效林改造4.7万亩,全镇拥有筇竹达18.4万亩,获得“中国筇竹之乡”美誉。

  


原文链接:http://yn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1/03/id/5897876.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