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期间,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关于疫情的消息。确诊、疑似人数日增量在逐渐降低,治愈人数日增量在逐渐增加,全国疫情形势向好。
我们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这场疫情带给我们的,除了生活的不便,未知的恐慌之外,没有过多的影响。
然而,死亡数据的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逝去,都是一个个原本圆满的家庭在走向破碎,都有一串串让人感伤的故事,让我们不忍言说。
善待瘟疫的受害者,即使成了受害者,也绝不做瘟疫的“帮凶”,将瘟疫隔离,将善良传递。大灾大难面前,人性的光芒有着穿透一切黑暗的力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没有一个人能成为孤岛,也没有一个人能临阵脱逃。亚姆村的故事,或许是对这个道理最好的阐释。
1664年至1666年间,伦敦发生了当地历史上最后一次广泛蔓延的鼠疫,这里瞬间变成死亡之地,四分之一的伦敦人口(约10万人)染病而亡,无数村镇被波及。但奇怪的是,这场灾难,虽然从伦敦开始扩散,但英国北部却安然无恙,基本没有遭受侵袭。这主要归功于亚姆村,是亚姆村的村民们把瘟疫挡在了英国中北部的“大门”外。
亚姆村处于瘟疫肆虐最为严重的地区。在最关键的时刻,村民们作出了一个最痛苦但却最伟大的决定:将瘟疫拦截下来,将善良传递下去。在神父威廉姆·莫泊桑的带领下,村民们用石头建成高墙,并发誓永不穿过这条边界。村民们自愿隔离400天后,瘟疫才随着感染者的死去而消失。亚姆村全村344名村民中,有267人死亡。这段历史也被写入了英国教科书中。
我最近在读丹尼尔·笛福的历史小说《瘟疫年纪事》,这本书详细描述了1665年大瘟疫袭击下的伦敦城,除了详尽的数字记录,同时刻画了人们面对瘟疫的心理变异,人性扭曲,读来让人不寒而栗。
晚上,看着孩子们相拥睡去,欣赏着他们姿态各异的睡姿,突然有种莫名的感伤。所谓的岁月静好,不是颐指气使的位高权重,不是钟鸣鼎食的富贵荣华,不是衣锦还乡的飞黄腾达,而是能睡在自家的床上,吃父母做的饭菜,听爱人给你说情话,跟孩子做游戏(林语堂语)。
那些逝去的生命,也曾拥有着这些幸福,但生活的无常,常常让人猝不及防。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到,常常让我们身不由己。
看到一个做交警的高中同学在朋友圈发的一条信息,一张夜晚在高速收费站执勤时的图片,并配有一段文字:莫名的伤感,以后再也不抱怨堵车了,那才是国泰民安;再也不嫌弃人潮人海了,那才是繁华盛世。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看完,突然眼窝酸酸的。
披衣下床,走到窗前,拉开窗帘,看到万家灯火。有光真好。这光代表着生机,代表着生命,代表着生活,代表着爱。
是的,春天已到,灾难总会过去。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