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地督导法院系统对口定点扶贫工作,认真抓好法院脱贫攻坚“收官大决战”,10月27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率重庆法院扶贫集团赴武隆区后坪乡调研,并召开重庆法院扶贫集团调研工作座谈会。
杨临萍院长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总攻阶段,到了时不我待的关键时刻,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盯紧目标任务,把握时限要求,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如期完成后坪乡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杨临萍院长一行先后调研了高坪村村民服务活动中心、法治扶贫工作室、村活动室,殿子湾村村民小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高嵌子村民小组议事堂和“法苑广场”等地,实地察看了重庆法院系统筹资援建的“杉茶老村风貌整治工程”和高坪村中药材加工基地的建设情况,深入了解了法治扶贫、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在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杨临萍院长认真听取了武隆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关于辖区脱贫攻坚的情况介绍,充分肯定了该区特别是后坪乡高坪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
杨临萍院长围绕重庆法院系统扶贫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担当。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上来,把扶贫工作作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实践,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慎终如始推进脱贫攻坚。要全面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弱项,集中力量攻克最后堡垒,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二要抓好帮扶目标任务的落实督导。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市高法院牵头组织全市三级法院先后对口扶贫武隆区赵家乡厢房村和后坪乡高坪村。赵家乡已在几年前脱贫,后坪乡也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市高法院要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认真检查法院系统扶贫任务的落实情况,在项目上保质量,在资金上抓到位,把援建的人居环境风貌改善和中药材加工基地等项目建好用好,让规划的项目落实到位,兑现为老百姓看得见、可感知的扶贫成效。要对照后坪乡扶贫资金的审计结果,切实抓好相关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工作,继续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引领带头作用,确保扶贫成果得到巩固深化。
三要努力打造重庆法院系统扶贫品牌。紧扣陈敏尔书记调研武隆时提出的“创建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产城景’一体化发展样板”的发展定位,紧密结合高坪村实际,充分发挥法院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法治乡村建设,努力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把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民法典宣传活动纳入今后的普法计划,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氛围。纵深加强高坪村“易法院”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健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聚力打造“无讼高坪”,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和更高质量将“无讼村”创建推向全市、推向纵深,建设法院系统扶贫品牌,形成更加良性的宣传辐射效应,努力为全市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高坪经验”。
四要谋划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坚决落实总书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重要指示要求,防止摘帽后松劲懈怠,做好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频道不换、靶心不变、力度不减。充分发挥法院系统援建的“中药材加工基地”作用,提升百姓致富眼界,拓宽致富路子,让“基地”成为高坪村脱贫攻坚的“示范高地”。继续抓实消费扶贫工作,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切实恢复和增强群众信心。建立法治扶贫长效机制,发挥法院职能作用,通过送法入村入户,强化扶贫领域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努力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武隆区委书记黄宗华,区长卢红,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正清陪同调研或出席座谈会,市高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启福主持座谈会,市一中法院院长卢祖新、市三中法院院长卢君、市五中法院院长戴军、武隆区法院院长段理华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