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浩瀚的太平洋阻挡不了中哥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建交41年来,中哥关系得到历史性发展。
——3月21日,应哥伦比亚总统杜克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哥伦比亚民众发表视频讲话。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意思是如果理念志趣相合,即便是隔着高山和大海也不会感到遥远;如果理念志趣不合,就算近在眼前也觉得离得很远。
葛洪是东晋道教理论家和医药学家,出身江南士族,幼年丧父,以致家贫,所以就把砍柴所得收入换成纸笔,常常抄书学习到深夜,人们称赞他为抱朴之士,于是他就以“抱朴子”为号。葛洪一生著述颇丰,《抱朴子》是其代表作,分内、外两篇。该书将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联系起来,开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的先河,对道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在《论语·卫灵公》中,就有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从相反角度阐发了志同道合的道理。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他的弟弟曹植希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报效国家,于是在一篇给曹丕的上书中提出了“志同道合”:“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意为伊尹曾是陪嫁的小臣、姜子牙曾做过屠夫钓叟,这些贤臣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汤和周文王,他们共同成就了大业。(《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春秋战国时期伯牙、钟子期志同道合的故事最为家喻户晓。历史上记载伯牙回国探亲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因志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此生不再弹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中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对周边和临近各国有着巨大吸引力和向心力。为了学习中国文化,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2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先后向中国多次派出遣唐使,时间之久、规模之大,可谓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举。
遣唐使中最有名的当属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他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因“慕中国之风”而不肯离去,于是改名晁衡,长留大唐。阿倍仲麻吕进入国子监太学,攻读礼记、诗经、左传等经典,太学毕业后参加科试,竟然一举考中进士。他和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李白、储光羲等都有过深度交往。公元753年,阿倍仲麻吕归国时,传言他在海上遇难,李白痛惜万分,提笔写下:“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后来阿倍仲麻吕看到李白的诗,一时间百感交集,写下著名诗篇《望乡》:“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
这不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段感人肺腑的佳话,同时更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生动注解。
在交通交流如此不便的情况下,古人尚且不顾山海之远、路途之遥、风浪之险,为了一份和平发展的心愿,用精诚之举推动着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在当今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愈加深入人心,不断彰显出巨大的感召力,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和责任。现实愈发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刻的时代洞察力和深厚的历史穿透力,蕴含着丰富的真理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起点上,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就更加崇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就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