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时效有多久?”“外出务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日前,在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法治文化广场,村民驻足阅读一块块法治宣传展板,并感慨道:“法就在咱身边,健身学法两不误。”
这个广场,是王公庄村建设的首个村级法治文化广场。广场四周设立法治宣传栏,贴着法治漫画、法治小故事。草坪内、绿化树上,随处可见法治标语牌。如今,王公庄法治文化广场已成为法治宣传新阵地。每天,不少村民来广场休闲健身,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法治理念。
打造法治宣传教育主阵地
“七五”普法以来,民权县按照“一乡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思路,建设法治文化公园、广场、街区等550处,全县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新一轮平安法治示范镇创建的重要内容,出台《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标准》;充分融合各乡镇、村(居)诚信文化、孝文化、长寿文化等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法律法规。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年来,民权县创新思路,为每个行政村设置法治讲堂,派驻“一村一干一警一法治辅导员”,组建群众义务法治文艺宣传队,将法治宣传开展到村庄、社区、集市、田间地头。2020年,绿洲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商丘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脱贫攻坚,法治助力。截至2020年年底,民权县共向全县3459户贫困户发放法治扶贫政策材料,建立贫困户及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办理公证、司法鉴定“绿色通道”,对贫困户做到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同时,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开展“法治讲堂”助脱贫活动,积极宣传土地承包、房屋拆迁、土地征收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解决百姓脱贫路上的后顾之忧。
为倡导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民权县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搭建起具有民权特色的“硬法+软法”规则体系。“硬法”指法律法规,“软法”指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重视村规民约,乡村厚德尚义、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氛围日益浓厚,群众道德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