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4月24日电(严勇饶冬阳杨文焕)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罗青松常年与同事们背着国徽行走在深山峡谷,将公平和正义带给这里的父老乡亲。
罗青松今年50岁,现任永德县人民法院乌木龙法庭庭长。乌木龙乡是当地彝族支系俐侎人最大的聚居地,有俐侎群众1.2万人。
2021年1月,一起土地纠纷案在木厂村平掌村民小组开庭。当事双方土地相连,近年来,由于被告家的核桃树逐渐长大,影响了原告茶地的茶叶产量,两家就此有了纠纷,双方各执一词,现场充满了火药味。
“做法官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找到调解的突破点。”罗青松说,尤其在农村,如果语言不通,审判案件就更难了。
原告诉请法院判决被告砍核桃树。开庭前,罗青松来到争议地块实地踏勘,原告所说基本属实,但如果让被告砍核桃树,被告也将蒙受损失。
现场,他改用俐侎话安抚双方情绪,表示一定会公平公正处理。罗青松建议双方置换土地,由被告拿出一块茶园置换原告家被核桃树遮阴的茶地。最终,双方达成共识,自行转换土地。
1995年7月,罗青松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地处山区的永德县人民法院工作,到了县城没几天,又被安排到离县城100公里的乌木龙法庭。
当地山高坡陡,前些年全乡有一半村寨没通公路,罗青松需要走路下乡巡回开庭。
选一处空地,或一个农家小院,挂上国徽、拉起横幅,再加上从老乡家借来的两张桌子、几个板凳,就组成了一个露天法庭。
“携卷下乡、就地办案是我们为偏远群众提供司法服务的一种方式,每次开庭其实也是对村民的一次生动普法。”罗青松说。
沟通是定纷止争的重要一步,而走好这一步的关键在于语言。
对罗青松来说,将法条用俐侎话翻译出来,拉近的是法律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有时候,审判结束,我宁愿多花两个小时,跟村民们聊聊法律法规。”
1998年夏季的某一天,罗青松接到了一桩离婚案件,当事人家住乌木龙乡厥坝村,是一位俐侎人,不会讲汉语。
女方来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离婚。接到案子后,罗青松和同事一起到男方家调查取证。见到法官,男方很抵触,还把气撒在罗青松身上,推搡着将他赶出家门。
罗青松说,由于当事人抗拒不配合,法律程序无法顺利完成。此外,如果当事人的诉请无法得到表达,即便最后案子结了,也很难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还可能引发其他矛盾。
于是,罗青松便求助于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火塘边,老人耐心地开导该男子,最终男女双方同意调解。
在罗青松每年审理的数十件婚姻家庭案件中,调撤率高达90%。同事周昱龙说,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去做当事人的工作,了解双方发生矛盾纠纷的原因,并想方设法帮忙化解,促成家庭和睦。
因有语言的优势,别人觉得难办的案子,到罗青松手里大多都能顺利解决。“为群众办事,就得尽心尽力,这样他们才会更加信任我。”他说。
背上的国徽镌刻着法律,代表着群众的信任。“青松挺且直!”多年来,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罗青松在法庭上落下的每一次法槌,都能赢得当地百姓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