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巴,他这个人平时就不尊重人,这回我要挫挫他的锐气,但是起诉他吧,我也于心不忍……”
“巴尔泰法官,他动真格了?这人怎么那么小气,嗨,这次也确实怪我……”
4月18日晚,当新源县人民法院“巴尔泰工作室”法官巴尔泰放下手机时,家中的挂钟指针已经指向了零点。在他的调解下,两名当事人终于言归于好。他揉了揉有些酸疼的眼睛,“转眼4个小时过去了,好在这事,成了!”
信息化是司法公开的必由之路,更是助推司法便民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级人民法院以改革为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的司法便民服务。过去一些要到法院才能完成的事,现在给法官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就能办理,指尖上的司法服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便捷和暖心。
乌鲁木齐市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薛景贵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去法院询问一个案子的进展情况,找法官找不到,手机号没有,座机没人接,只能白跑一趟。可如今,“手机上下载了移动微法院APP,直接就能预约立案,不懂的地方,给法官打电话、发微信都行,我们甚至不用出门,案子就办完了。”
从过去的打官司不怕输怕麻烦,到现在速裁速调,薛景贵明显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司法速度。在信息化时代,新科技手段有力助推司法为民、司法便民,让数据和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滴滴……”4月17日23时,阿拉山口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铁宏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王法官,我想向您咨询有关企业拖欠工资的事,可以吗?”放下手头的工作,王铁宏回拨过去,即时解答了发信人的疑问。次日,他带着书记员来到发信人所在的企业,将一起刚刚露头的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去年,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白布谢村村民刘丞(化名)给同村村民叶尔江·马合沙提(化名)借了1.5万元,到期后,叶尔江迟迟不提还款的事,无奈之下,刘丞将其诉至法院。
“他们所在的冬牧场距离法院有100多公里,来一趟很麻烦,我们通过网上人民调解平台进行调解,他们足不出户就解决了矛盾。”裕民县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人藤晓丽告诉记者,通过电话和微信沟通,把调解工作搬到网上,节约了牧民的诉讼成本,得到了群众肯定。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信息技术处处长刘琼介绍,近年来,全区各级人民法院把开展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
“我们将努力提供更多途径、更多层次、更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方案和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纠纷解决的高效便捷、诉讼服务的贴心便利。”刘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