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和大家的帮助,我一定在调解协议规定时间内向农户付款。”近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香源村,5起因买卖合同到期,买方未能及时向卖方付款引发的生意人与农户纠纷,在法官与该村人民调解组织共同参与调解下顺利解决。
案情并不复杂。被告包某某是从事藜麦收购的生意人,由于他的货款未能及时收回,导致无法向原告李某某、赵某某等5名农户付款,于是5名农户将其告上法庭。
但不同于以往的是,此次法庭开庭时间是在傍晚时分,香日德法庭法官助理吴晨虹介绍,因为4月对于春耕备播、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关键月”。为避免耽误农民们日间劳作、不与他们抢农时,香日德法庭将这一段时期的案件基本安排在傍晚时分的村委会进行。这一举措得到村民们纷纷点赞,同时也被大家誉为贴心的“傍晚法庭”。
夜幕降临,香源村村委会所在地临时成为了都兰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现场,原告和被告分坐审判席两侧,因五起买卖合同的被告均为包某某,为提高诉讼效率,法官将五起买卖合同纠纷进行合并审理。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邀请该村人民调解组织共同参与调解,承办法官向被告包某某详细讲述了如何维权的知识,并介绍了相关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后,包某某表示保证按时履行调解协议,5名原告与被告达成调解协议,五起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目前,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已经全面展开……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借着此次“傍晚法庭”在香源村的开庭,香日德法庭庭长王岑森还就这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向当事人和旁听群众作了详细宣传,介绍了整治政法队伍顽瘴痼疾的重点内容,并征求群众对法庭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在场群众的掌声回应。
“‘傍晚法庭’是群众送给我们的称谓,如今已成为香日德法庭的品牌。这种工作方法不仅仅是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的形式,同时也是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找米下锅’主动寻找案源的流动法庭。”王岑森说,“傍晚法庭”的警车每到一处,都会引来不少群众请求提供法律帮助。对群众的这些诉求,“傍晚法庭”的法官对那些能够当场立案的,就当场受理,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这一做法也赢得了大多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