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司法局立足社区矫正工作职责,紧扣社区矫正法实施、安全防控、质效提升、工作创新四大切入点,以问题导向为抓手,以责任落实为关键,以强化监管为保障,有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委牵头搭台,部门同心唱戏
凝聚社区矫正最大合力
在全省率先设立社区矫正委员会,加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强化司法行政机关主管职责,健全部门协同配合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形成了社区矫正工作强大合力,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高位推进,组织实施有力。设立全省首个社区矫正委员会,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主任,分管副市长和市法院、市检察院主要领导为副主任,成员单位涵盖市监狱、市财政局等13个社区矫正工作相关部门。全市8个县(市区)也迅速设立由县(市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主任的社区矫正委员会,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具体负责实施、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社区矫正工作体制。
协调联动,监督管理规范。联合市公安局出台意见,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信息化核查长效机制。定期查询通报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做到“动知轨迹”;及时查找失联社区矫正对象线索,做到“离知行踪”;建立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共享机制,做到“控知去向”。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核查工作,织密社区矫正“无形之网”,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在管在控。
强化保障,基层基础稳固。联合市财政局下发通知,明确各县(市、区)将社区矫正经费单独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做到专款专用。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建立社区矫正经费动态增长机制,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聚焦重点,鉴定审查高效。联合市卫健委印发通知,健全暂予监外执行病情复查机制,进一步加强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对象病情复查诊断工作,提高病情鉴定材料审查规范性和准确性,明确专人负责,开辟绿色通道,从委托、受理、办理、送达等环节进行全程管控,确保暂予监外执行病情复查工作规范有序。
创新机制筑巢,精准施策引凤
夯实社区矫正最强根基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主动作为,创新体制机制,配齐配强队伍,促日常监管“长牙”,让走访摸排“带电”,聚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健康发展。
变“兼职”为“专职”,让监管力量“强”起来。聊城市东昌府区、高唐县、莘县经编制部门批复同意,设立社区矫正执法大队,执法大队下设执法中队,分片负责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和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优化了社区矫正队伍力量,使日常监管和教育矫治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变“单打”为“双打”,让监管手段“硬”起来。高唐县推行司法所与派出所“两所共建”新模式,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信息互通协作机制和日常管理参与机制。全市深入推进刑事执行一体化建设,实现监狱和社区矫正机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着力提升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水平,借助警察的刚性力量,提高社区矫正监管质量和效果。
变“大网”为“微网”,让监管触角“灵”起来。聊城市开发区、聊城市高新区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实际居住地情况,按照“属地管理、方便监护”的原则,将社区矫正工作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网格化组织机构,做到精准管理“全覆盖”;配强网格化管理队伍,做到精心管理“零距离”;建立网格化长效机制,做到精细管理“零延时”。
完善制度铺路,智能管理架桥
筑牢社区矫正最实防线
聊城市建立健全科学管用、系统衔接、运转协调的制度机制,为社区矫正健康发展铺路,巧用智能化管理手段,为社区矫正高质量发展架桥,确保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筑牢制度规范“防火墙”,防止以权干法。制定印发聊城市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和档案文书格式,持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定期组织开展社区矫正档案评查活动,将通报结果和整改情况纳入年底绩效考核管理,持续推动和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紧握自我解剖“手术刀”,锻造过硬作风。在全市开展社区矫正作风整顿活动,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日常指导和常态化督导调研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真刀真枪抓整改,确保社区矫正各项监管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用好智能管理“助推器”,确保精准高效。改造升级山东省智慧矫正平台,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心理评估、矫正方案推荐、位置分析等功能,全面提升工作质效。实现部、省、市、区、司法所五级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对接贯通,通过实时监控、调度指挥、应急处置、视频会议以及远程教育训诫等功能,形成上下联动、实时督察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