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5日,成都互联网法庭在线上公开审理一起名誉权纠纷案
2016年至2018年,全省法院全力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期间,开江县法院开展“执行利剑”行动,集中兑付执行案款
“一刻也不离开群众。”在“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内,毛泽东同志的题词熠熠生辉。翻开百年历史画册,我省法治建设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聆听百年如歌岁月,在民主法治的恢弘乐章中,我省法院奏响了司法为民强音。实干兴邦,实干惠民。法槌起落间的细细考量、执行路上的千里奔波、背靠背的耐心调解……皆是我省法院司法为民的生动注脚,也是群众心中司法获得感的不竭来源。“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路走来,全省法院始终坚守为民初心,忠诚担当守护公平正义。
建设智慧法院 诉讼更快捷便利
当事人从提交案件资料到拿到法院受理通知书,仅耗时20分钟,若赴广东立案,预计来回要3天,花费近万元……2019年9月16日,什邡市法院通过“四川微法院”向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法院提交了一起合伙纠纷跨域立案申请并顺利立案。
“立案难”曾是个“老大难”问题。司法改革后,法院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为进一步方便老百姓立案,法院又建设了网上预约立案系统。
2020年12月9日,成都市青羊区法院与重庆市合川区法院联手“硬核”执行,顺利扣押了一架直升飞机,兑现了当事人的胜诉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当事人打赢了官司,执行款项迟迟落不到实处。为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我省法院力克执行难。推动建立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深度融合执行和信息技术、常态化开展“一季度一行动”执行活动、强力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创建“智慧执行”系统……2016年至2018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98.13万件,结案93.09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495.7亿元,如期实现了“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目前,我省法院正迈步“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
2020年5月15日,四川自贸区法院与重庆自贸区法院通过“互联网+”技术,完成了首次司法协作连线“云”庭审。川渝两地的法官、审辅人员、当事人及代理人相聚“云法庭”,在线进行了举证质证、庭审调查和辩论;休庭后,各方当事人线上阅览庭审笔录并扫描“二维码”进行了签署确认。如今,对普通群众而言,即使不需要到法院,也可以参加庭审,打官司变得越来越便利。
曾几何时,“跑累”“问累”“诉累”让打官司成了难事。为破解诉讼难,我省法院以“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建设”为主要抓手,基本搭建成了“一个中心,十大平台”一站式建设的四梁八柱,让司法更加便利人民、贴近人民。
深化司法改革 庭审更加实质化
2016年3月,成都市青羊区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电动自行车盗窃案。为了核实被告曾某持刀威胁抗拒抓捕这一情节,5名关键证人“应出尽出”,控辩双方对证人交叉询问。由于无法查明该情节,曾某最终因盗窃罪获刑。这是我省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6年是我省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元年。彼时,成都市已在全国率先探索刑事庭审实质化,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但全省还有许多法院没有相关经验。这一年,为给庭审实质化树标杆,省高院组织开展了全省法院首届“十佳庭审”评选活动。评查内容包括庭审设备摆放、司法审判人员仪容仪表、庭审驾驭、围绕焦点组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庭审整体效果等。此后,每年一届的“十佳庭审”评选活动成为常态。
在“十佳庭审”的示范下,全省法院庭审质量有了可喜变化——不宣读法庭纪律、不敲法槌等庭审不规范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法官归纳争议焦点能力、庭审把控能力、普通话水平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截至2017年底,我省中基层法院已经全部启动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其核心则是“四个在法庭”——确保证据举证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
深化庭审实质化改革,我省法院积极引导侦查、审查起诉按照裁判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促使办案人员的理念由“以侦查为中心”向“以审判为中心”转变,保证庭审在查明案件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开展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时兑现了宽严相济的政策,实现了简案快审、难案精审。
在完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中,我省法院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2020年,全省法院依法改判499件,宣告42名被告人无罪,最大限度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
加强司法公开 正义更可触可感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回望壮阔历史画卷,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参与从未缺席。
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主力1.6万余人退出鄂豫皖根据地,攻下南江、通江、巴中等县,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了苏维埃革命法庭。红军在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法治探索,其中就包括确立了“一切苏区公民有到革命法庭旁听的权利”。公审匪首李新兰反革命案,是革命法庭开展司法公开的一个鲜明注脚。
如今,革命法庭时期所提倡的公开审理理念依然被法院广泛使用。
2021年5月25日,成都互联网法庭公开审理了一起名誉权纠纷案。这次庭审不仅有媒体在审判庭现场旁听,还通过庭审直播网、抖音等平台向全社会公开,吸引了近10万网友关注。
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执行信息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已成为各级人民法院落实司法公开的重要理念。
2013年以来,最高法先后建立了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四大司法公开平台让诉讼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均向社会公开。
从旁听苏维埃革命法庭庭审的“现场正义”,到在线观看庭审直播的“可视正义”;从传统不公开的纸质裁判文书,到便捷共享的电子裁判文书数据库……跨越百年,司法公开的种子早已开花结果,成为法治四川的靓丽名片。
紧扣时代脉搏 审判领域不断拓宽
2021年4月9日,兴隆湖畔,碧波荡漾。成都金融法庭、成都破产法庭、成都互联网法庭、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四个专业法庭同时揭牌,入驻天府中央法务区。伴随“四庭”的入驻,它们将与先期成立的知识产权审判庭一同,依托省高院、成都中院、天府新区法院、成铁第一法院、成铁第二法院五个司法机关,进行有力整合、纵向深耕,构成入驻天府中央法务区的“五院五庭”深远布局。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人民法院审判领域不断拓宽,审判业务不断规范。
1978年11月,四川省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成立经济法庭,专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1998年5月,省高院、成都中院在西南地区率先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管辖区域内涉及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案件……一个个专业法庭建立的背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群众对司法不断提高的要求,更是法院自身对法治追求的体现。
2016年6月6日,省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正式挂牌成立,强力推进环资审判专门化。2019年5月,全省21个市(州)中级法院均已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59个基层法院设立环资庭,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点景区基层法院设立37个环保旅游法庭,对环境资源案件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归口审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持续共存的千年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如今,兴隆湖畔,一座法治大厦正拔地而起。随着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深入推进,因直接投资、民营企业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产生的法律服务需求会更加多样化。据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件成熟后,天府新区还将入驻更多的专业法庭,形成以“五院五庭”为核心的司法聚集区。
加强队伍建设 锻造新时代法院铁军
从创建苏维埃政权伊始,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司法队伍建设。“廉洁、明辨、公平、正直、果敢、强毅、详细、谨慎”这十六字训条曾作为陕甘宁边区法官审判工作的标准,将法院司法队伍建设的时代进步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过去,司法行政化问题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权限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今,司法责任制改革直指要害,明确要求法官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2021年4月30日,四川省法官遴选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省高院举行,旨在让审判业务骨干真正回归一线办案。自2016年启动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全省法院系统已先后组织6次法官入额遴选考试,累计遴选出8100余名员额法官充实到审判一线,为提高和维护司法公信力,建设更高质量法治四川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
我省法院将专业化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服务和推进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从1985年9月省高院筹建的全国业余大学四川分校,到1998年12月四川法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的正式成立,法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向规模化、制度化迈进;从提出高层次人才建设规划目标,到开展数届全省审判业务专家评选,再到建立并完善双向交流挂职制度,法官选任渠道不断拓宽,法院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从民族地区双语法官培养培训,到紧跟智慧法院建设步伐培养信息化人才,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法官培训体系已经建立……
红色基因在四川法院队伍血脉中赓续传承。“全国模范法官”郭兴利,26年如一日用竹背篼背着国徽和卷宗巡回办案,行程超过35万公里,办理3000余件案件,无一改判、信访、投诉和不廉举报;“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法官”祝增巧,扎根一线基层法院派出法庭27年,办理各类案件4000余件,调解的案件无反悔、无申诉、无上访;金堂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周卫东,在31年的法官生涯中,坚持“腿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最后倒在了约见受害人家属的途中,年仅49岁……除了他们,还有大量埋头工作、默默无闻的法院人,将一生的心血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司法事业,2019年,全省有270名干警获得荣誉天平奖章。
全省法院以推进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方向,不断深化司法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从严治院,培养“三高六质”法官,打造一流过硬法院队伍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2021年2月27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一场政法队伍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全国启动。狠抓试点、打造特色、强化英模教育……我省法院系统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要求,以高站位、快行动、实举措全面铺开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一场更大规模的队伍正风肃纪活动正在展开,一支新时代法院铁军正在铸就。
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全省法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促进“六个实质化”由“深”到“固”,加快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