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趋,江门监狱退休老党员。生于1921年7月的夏老,身体硬朗,精神矍铄。7月5日,夏老度过了自己的100岁生日。
百岁党员、江门监狱退休民警夏趋
年轻时,夏老先后在广东鹤山双合镇农村合作社和高明县公安局工作,1952年投身营顶农场(江门监狱前身)。
1956年,夏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建设这片名叫“营顶”的土地,至今,已光荣在党65年。
开荒拓土
与营顶结下“一世情缘”
1952年,夏老走进了广东省天露山脉东侧的深山老林里,成为江门监狱的“警一代”。
头枕青霜,脚踏风雨,面对荒凉的田地和简陋的监舍,夏老与同事们勤勤恳恳,高坡建茶房,老场种果园……经上级批准,当第一座两端起楼阁的监仓竣工之时,大门上墨书“鹤山县劳动改造场”字样,最初的江门监狱由此诞生。
营顶农场(江门监狱前身)门口
1964年至1980年,夏老在营顶农场任管教员、事务长。
“我是负责供销采购工作的,在营顶干了近20年。我在1956年加入共产党,党组织安排给我的工作,我都尽全力完成。”夏老表示。
作为第一代江门监狱民警,夏老发动同事共同制定了“以粮为纲、以茶为主、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发展模式,使营顶农场成为全省首批囚粮、罪犯费用完全自给和收支平衡的劳改场之一。
1980年,夏老大力推进食堂制和半食堂制,1981年试行罪犯伙房承包种菜制度,得到了省监狱局的推广实行。也是在那一年,夏老功成身退,正式退休。
1995年,广东省营顶农场被命名为“广东省江门监狱”。
薪火相传
三代守护一方平安
夏老虽然退休了,但他对监狱事业的“奉献”还在延续!他的儿子夏金水、孙子夏振龙相继接过了“接力棒”。
“我从小就受我父亲的影响,1981年我父亲退休以后,当年11月份我就到江门监狱,那时候叫营顶劳改支队。我在那边工作一直到2018年。”夏金水说。那时的营顶劳动改造管教队条件还很艰苦,家属区都是平房、瓦房,沙石面的路有人走过就扬起尘土,出行、购买日常所需的物品都不方便。
2015年11月,夏趋老人(中)、儿子夏金水(右)和孙子夏振龙(左)在江门监狱办公楼前的合照
2021年4月,夏趋(中)、夏金水(右)与夏振龙(左)在老家门前的合照
“在党的领导下,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也一直鼓励我儿子来这里工作,后来他就考到这里来了。”夏老的儿媳赖远红说。
2010年,时隔29年,夏老的孙子夏振龙也成为了江门监狱的一名民警。“爷爷他们老一辈勤俭节约,用老黄牛的精神艰苦奋斗,践行着监狱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守护一方安宁。”夏振龙说,“老实做人,虚心学习,踏实做事”是夏金水对他从小的教诲,也是夏家三代一直秉持的初心。
“如果没有共产党,今天我就没有这样的生活,一家人也没有这么和睦。所以我要跟着共产党走。”已是期颐之年,百岁党员夏老仍流露出对党和国家的浓厚情感。
一代又一代监狱人
以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用青春、热血和奉献
铸就了改革开放前沿阵地
的安全稳定
他们的人生是历史的缩影
也是百年党史的生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