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法律援助“全”。依托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12348”在线值班服务,形成“市法律援助中心--乡(镇)街道、市直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委、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的三级法律援助工作网。通过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措施、开展好重点对象法律援助、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公共法律服务、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等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截至目前,全市20个镇(街道)及市法院、市检察院、市人武部、市人社局、市妇联等单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全市202个村(居)、社区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202个行政村实现一村(居)、社区一法律顾问;共解答涉及农民工维权法律咨询843人(次),受理涉及农民工欠薪维权案件18件,解答涉及农民工维权法律咨询1225人(次),办理法院移交的刑事辩护案件270件。
二是公证改革“惠”。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全面清理公证业务证明事项清单,对于涉及民生工程、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等事宜,开通绿色通道。推进公证发展及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办证方式方法,拓展现场监督、证据保全、拟定合同等新型业务,完善网上申请公证业务系统。严格开展公证处与公证员执业年度考核工作,全年无错证、假证发生。截至目前,共办理公证案件2253件,为困难群众上门服务办证54起,接待咨询9600余人(次)。
三是人民调解“活”。深化“132”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机制,在人民法院设立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简易民商案件调解前置,指导各基层调解组织开展规范化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管理考核机制建设,形成“党政领导、综治统筹、诉调联动、上下联动、无缝对接、社会共治”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成立凯里市基层调解委员会244个,建成市、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平台1个。今年上半年,组织调解案件总数1873件,调解成功并履行完毕1631件,调解成功率达87.07%。
四是律师管理“实”。将法律资源配置引入社会治理,落实“一村(居)、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各村居法律顾问积极参与社区法治宣传,服务群众。按照“当建必建”原则,切实加强对律师行业领域党建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落实全市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工作,动员专职和兼职律师积极服务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截至目前,全市成立律师事务所32家,共有229名专职兼职律师,建立律师行业党组织9个。对27家律师事务所进行年度检查考核,27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担任全市202个村(居)、社区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