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兴隆山镇是一个历史悠久,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地方,这里有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敖包山、闻名遐迩的万亩黄榆林。
在这钟灵毓秀的地方,还坐落着守卫一方公正的法庭——兴隆山人民法庭。
兴隆山人民法庭位于通榆县兴隆山镇内,辖区包括通榆县乌兰花镇、通榆县兴隆山镇、通榆县兴隆山镇同发畜牧场,辖区面积16000多平方公里,下辖30个村,总人口4.7万人,现有工作人员7人。
深入人民群众的土壤,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一直是兴隆山法庭坚守的理念。每年的春耕时节,法庭干警们都会深入田间地头,主动了解农民的生产需要,解决农民的法律问题,播撒法律的“种子”。
今年春天,在一起经济纠纷案件中,一名八十多岁的老人来到法庭哭诉,接待干警耐心倾听,并进行劝导。
十余分钟后,老人渐渐地平复了情绪,并告诉干警,自己与儿子、儿媳发生经济纠纷。老人在他们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将自己仅有的养老钱借给了他们。
雪中送炭不仅没有换来二人的体贴照顾,最后还拒绝偿还老人欠款。
法庭干警考虑到欠款人与老人是母子关系,一旦对簿公堂,即使赢了官司却也会输了亲情。
因此,法庭干警与老人所在的村委会进行联系,详细询问了老人和儿女的生活情况,从生活的点滴中寻找案件切入口,准备用亲情来化解此事纠纷。
通过电话沟通,法官发现,老人的儿子儿媳在日常生活中并非不孝顺,而且对老人非常好,此借款未能偿还给老人是因为其儿子儿媳近两年养殖牲畜,在经济上遭到了损失,挣到的钱先行偿还给其他借款人了。
了解详情后,承办法官电话联系了老人的儿子,发现他还在家中寻找母亲的去向。
通过法官的耐心劝说及释法明理后,儿媳痛哭流涕,表示立刻动身将老人接回家,同时向法庭表示先偿还老人一部分钱,秋收之后将全部钱款偿还给老人,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多加关心老人,给老人幸福的晚年生活。老人也原谅了儿子儿媳,回到了家中。
兴隆山法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维护婚姻家庭、亲情的稳定与和谐为原则,依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努力实现家事纠纷案件“案结事了人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辖区内的蒙古黄榆景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野生黄榆景区,为了使景区得到有效保护,兴隆山人民法庭以加大普法力度为切入点,坚持向人民群众做好普法宣传工作,使人民群众了解非法采伐的严重后果,严格处理与景区生态相关的民事案件并用实际案例进行宣传,为国家重点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大爷,这是我们关于保护环境的普法宣传资料,您看一看。
我不识字,发给我我也看不懂呀!
没关系的,那我讲给您听。
在一次普法过程中,法庭干警遇到了几位老人。由于老人们年事已高,视力大不如从前,且一些老人文化水平有限,看不懂宣传册上的文字。
法庭干警便耐心细致地与老人们聊天沟通,用话家常的方式讲述了几个关于保护自然资源的故事。听了干警讲述的故事,老人说道:“这里的黄榆树,有的比我的岁数还要大,我在这活了一辈子,也守着这些黄榆树一辈子,哪里忍心去破坏它呢?这黄榆树抗逆性强,是沙丘或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咱们这做人也要像黄榆树一样,立于天地之间,为社会做出贡献。你们也一样,守着公平正义,要向黄榆树一样,扛起自己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
兴隆山人民法庭先后被授予
集体三等功
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先进集体
荣誉的获得
离不开全庭干警的
努力和付出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他们从未放弃,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将依然坚守初心使命,为这个历史悠久城镇的和谐发展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