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天气热,油茶园里杂草长得很快,因为是生态种植,我们不用除草剂,必须人工除草。”8月6日,河池市宜州区纪委监委督导组走进该区中洲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基地内,只见务工群众甘阿姨手提割草机,唰唰唰”一片片杂草应声倒下,躲”在杂草里的油茶苗,一棵棵显现出来。
多亏你们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我们找到了活路。来这里务工,每个月收入两三千块钱!”正忙着除草的甘阿姨对督导组干部说。
中洲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基地,是宜州区引进的重点产业扶贫基地。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基地出现用工短缺问题。同时,附近群众也因为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群众增收受到影响。宜州区纪委监委在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主动深入基地周边的村屯摸排群众就业情况,协助乡党委政府、村两委与广西中洲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对接用工需求。经过牵线搭桥,村民与基地签订长期务工协议,上百户村民变身为产业工人”,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和群众就业难问题。
群众就近务工已经实现,收入能否有保障、就业政策能否落实,这是宜州区纪委监委一直牵挂的事。通过深入实地走访、明察暗访,了解到在该基地务工的群众收入稳定,工资能每月结清。今年2月份以来,在该基地务工的100多名群众,人均月增收达3000余元。
此外,为协助区委、区政府压紧压实各部门责任,该区纪委监委出台监督护航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以开展走访调研、开展政策宣讲、上门征求意见、受理反映问题”四大任务为着力点,立足监督职责,紧盯损害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着力优化扶贫企业的营商环境。
我们不定期发放‘服务企业联系卡’,征求扶贫企业对全区发展环境建设、机关效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企业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立足自身优势,把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作为倒逼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动力。”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共深入走访企业30余家,收集意见建议15条,推动建章立制5项。
宜州区营商环境和政策特别好,包括积极解决我们企业办理相关资质、用地中存在的纠纷问题等。”广西中洲生态农业投资公司总经理黄超表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推动下,通过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对困难群众优先实施土地入股、集中管理、收入分红、物资帮扶、和谐共建”的方式,目前已带动超过500户农户发展油茶约6500亩,山坡披上了油茶衣” ,村民拓宽了致富路”。
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严格落实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要求,宜州区纪检监察机关紧紧扭住重点项目、扶持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等关键,持续发力,加强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履职尽责,确保产业帮扶政策不断档,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今年以来,该区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9次,检查项目24个,检查资金1706.7万元;研判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移交案管转办16条;对重点领域案件线索进行全面排查,形成可用线索38条;查处问题26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人。
与此同时,考虑到惠农资金数量大、来源多、覆盖广,为打破传统监督方式的局限,宜州区纪委监委推动建设宜州区阳光政务监督平台,开设民生资金”惠民政策”村务公开”监督体系”举报链接”等栏目,运用大数据为精准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数据跑路”代替人工筛查,在保障农民群众知情权的同时,降低监督成本,提升监督效率。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对全区16个乡镇210个行政村涉及的牛养殖、糖料蔗、桑蚕、油茶等产业奖补项目资金情况进行了公示,为群众提供查询服务。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我们要立足监督职责,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项目落实情况,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等方面,严肃查处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全力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宜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河池市宜州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