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经济日报记者就如何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走出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等话题,专访了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
记者:近年来,青海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信长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一直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两次参加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两次考察青海,都对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提出重大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国之大者”,是我们一直在倾注主要精力抓落实的大事要事。工作中,主要抓了四个方面:其一,在生态项目实施上,注重统筹“五大生态板块”。也就是突出三江源、环青海湖、湟水流域、柴达木、祁连山五个主要区域,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经过努力,全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多百分点,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4%,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普氏原羚从上世纪末的300多只恢复到2700多只,藏羚羊从最低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只。其二,在生态制度建设上,着力构建“四梁八柱”制度体系。以总体方案、专项规划、协调机制、生态立法、责任制度为支撑,形成了生态文明制度的基本框架。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成效显著、引人瞩目,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和大美青海的重要窗口,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排污权交易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其三,在国土空间管护上,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措施。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控制线,编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生态安全的国土空间格局。其四,在生态环境改善上,扎实开展“蓝绿空间”打造行动。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以上,西宁市空气质量连续五年居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榜首;三大河流干流出省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湟水河出省断面Ⅳ类水质达标率100%、Ⅲ类水质占比超过50%,“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
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重大要求。青海省委全会就此作了全面部署,审议通过了“行动方案”。主线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把青海建设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新高地;主题是: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路径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保护和治理,围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等重点特点亮点,打造若干新高地;目标是:通过不懈努力,将青海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典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先锋、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的特色样板、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先行标杆、生态文化传承弘扬的展示平台。
记者:青海在打造基地、高地、目的地、输出地方面有哪些思路?作出了哪些探索?今后有什么考虑?
信长星: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和打造“四个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青海实践的具体化,为我省走生态友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主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途径,我们将坚定不移、扎扎实实、稳扎稳打抓好落实。
青海建设和打造“四个地”,有优势、有基础,当然也有挑战,但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围绕建设和打造“四个地”,省委省政府已经作出顶层设计,分别编制了行动方案。在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方面,总的考虑是稳定钾,发展钠,扩大锂,突破镁,开发稀散元素,全面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盐湖产业向新材料领域拓展,建成盐湖优势产业聚集地、重要产品生产地、技术创新策源地、产业人才培养地、循环经济示范地。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方面,总目标就是把青海的清洁能源优势发挥好,为提高全国清洁能源占比,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青海贡献。具体考虑是,推进清洁能源集约化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占到全国总量的10%;到2030年光伏制造业、储能制造业产值分别过千亿元;力争率先建成省域零碳电力系统,率先建成零碳产业园,率先实现全省供暖清洁化。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方面,前提是把握好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深入挖掘生态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的价值,做好融合发展文章,展示生态高地大美,让青海生态资源的宝库、生态安全的屏障成为更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方面,坚持提质、增量、补链、扩输并举,突出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培育牦牛、藏羊、青稞、枸杞等一批物种独特、种养天然的农畜产品,逐步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记者:在保护生态是青海最大责任的要求下,怎样才能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
信长星: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考察时,强调“妥善处理生态和民生的关系,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为我们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新路子指明了方向。
总结以往实践,我们考虑,要在四个方面继续着力:一是赋予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新内涵。青海从2014年开始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目前已建成高原美丽乡村2100余个,占全省村庄总数的一半以上。在乡村建设行动中,我们将大力培育农牧区互补、种养业结合的特色产业,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更加注重提升农牧民素质、繁荣农牧区文化,努力打造生产强产业美、生态优环境美、生活好家园美的高原美丽乡村。二是拓宽农牧民稳定增收新渠道。多年来,青海农牧民收入增幅连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但也存在政策性、补贴性收入占比高,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低的现象,今后要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引导生态功能区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生态畜牧业、林业经济等特色产业,增强农牧区造血能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三是探索完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新机制。这是青海的一项创新性举措。目前,全省设置草原、森林、湿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14.51万个,其中脱贫攻坚阶段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置“一户一岗”生态公益岗位1.72万个,人均年收入达2.16万元,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三江源地区的牧民群众收起牧鞭,从放牧者成为草原的“守望者”,建设国家公园的参与者、获益者。下一步,将结合规范管理,完善以公益岗位为主体,河湖管护、生态管护、执法、监测、动物救治等多岗位有机融合的管护队伍体系,实现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互融共促。四是探索实现高品质生活新路径。通过脱贫攻坚,全省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背景下,我们将持续推动典型生态脆弱区、环境敏感区、严重退化区和“一方水土承载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农牧民转产转业,同步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提质,加强就业后续扶持,鼓励农牧民进城,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加快农牧民融入现代文明的步伐。
记者:青海如何打造“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实现绿色多元融合发展?
信长星: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是青海省和住建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旨在通过形成共建机制、完善城镇格局、推进试点示范等举措,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推动城镇提质增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打造“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最根本的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镇建设的重要指示和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落实;最关键的在于准确把握“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与“生态文明高地”打造、“四个地”建设打造的内在逻辑,坚持高原属性,以美丽为魂脉,以城镇为载体,以示范为机遇,塑造高原城镇的绿水青山格局,让城镇成为服务城市、带动农村的宜业宜居宜人之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城镇发展新路子。
真诚感谢经济日报一直以来对青海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宣传,祝愿经济日报越办越好,青海的各级干部始终是经济日报忠实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