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案件追踪 > 安徽公安推出便民利企22项措施!

安徽公安推出便民利企22项措施!

发布时间:2021-08-28 来源: 安徽省公安厅 作者:佚名

  8月25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刘立兵介绍全省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利企22项措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主持发布会。

  

  今年以来,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部署,省公安厅围绕简政放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深化“一网通办”、持续优化服务、创造更加良好的治安环境等五个方面推出系列便民利企措施,有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深化简政放权方面3项:

  1. 取消护照加注费用,压缩安徽自贸区内外国人办理签证证件审批时限。取消普通护照加注费用。对安徽自贸区内企事业单位聘雇的外国人办理签证审批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办理居留许可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

  2.实施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换发补发便利措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中国公民在内地期间,所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有效期不足六个月或已经过期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遗失、损毁或身份信息发生变更的,可就近向全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换发、补发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3.推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络安全审核告知承诺制。对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络安全审核意见书核发”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企业自愿作出承诺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公安机关及时核发安全审核意见书并根据企业风险状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等高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3项:

  4.实现长三角区域“跨省户口网上迁移”。沪苏浙皖籍群众在长三角区域内办理跨省迁移户口时,只需在迁入地户政窗口办理,不必再往返于迁入迁出地,实现“一地受理、网上迁移”。

  5.推行长三角驾驶证、行驶证电子证照共享互认。根据《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探索推行长三角驾驶证、行驶证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工作,群众通过“皖事通”“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即可申领应用,提升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水平,让企业群众享有更多“同城待遇”。

  6.推进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实现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全省通办”,群众在我省1400多个居民身份证办理点均可无差别办理此项业务,年底前实现在长三角地区“跨省通办”,解决原来办证必须前往户籍地办理的“两地跑、耗时长”等问题。

  

  深化 “一网通办”方面6项:

  7.居民身份证、临时证“网上办、零跑腿”。十八周岁以上、两年内再次办理居民身份证且已采集过指纹信息的安徽籍群众,可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网上办理身份证。急需用证的,还可以网上申请办理临时身份证。

  8.试点推进公安证件照“一照通用”。在亳州、铜陵试点应用公安“统一照片库”,群众在办理公安机关签发的各类需采集持证人头像照片的证件业务时,可以选择调用“统一照片库”中的照片,也可重新照相。新采集照片除用于本次业务办理外,还将生成适用于其他证件的照片,便于办理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业务时使用,实现“一照通用”。年底前,将持续扩大试点范围,积极拓展在长三角地区的共享应用。

  9.试点打造“网上车管所”。在合肥、阜阳、六安、马鞍山等地试点打造“网上车管所”,运用电子委托、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技术手段,实行车辆抵押登记、车辆解押登记、号牌互换、变更使用性质等车管业务“网上办、掌上办”,让群众少跑腿、更省心。

  10.试点推行“禁区通行证”信息化核验。在合肥、宿州、淮北、亳州、蚌埠、芜湖、安庆等地试点推行货车“禁区通行证”信息化核验,群众网上申请,系统自动生成通行证或通行码,实现非现场交通管理核验,为货车车主提供“无接触式”高效便捷通行服务。

  11.实施“无犯罪记录证明”网上申办。长三角地区皖籍群众本人可通过“皖事通”网上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申请人可在线查询、下载、打印,也可邮寄、窗口领取。网上受理后一般3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复杂情况,5个工作日内办结。

  12.推进“银行卡、手机卡”解冻、解封申诉网上受理服务。针对我省公安机关办理的涉嫌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手机卡”被冻结、封停事宜,依托“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试点推进,年底前实现申诉流程引导、网上申诉受理服务。

  

  持续优化服务方面8项:

  13.试点推行涉企事项“一站式办理”。在淮北、铜陵、合肥肥东、滁州定远等地试点推进公安涉企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设立“公安涉企合成服务窗口”,整合公安涉企行政审批事项等,为企业提供公安事项联办快办、防范宣传、政策咨询等服务。

  14.试点推进公安综合窗口“一窗通办”。在亳州、淮北、铜陵、合肥肥东、阜阳临泉、滁州定远、六安霍山等地试点推进公安综合窗口“一窗通办”,进一步优化公安窗口管理服务模式,把与群众关联度大的户政治安、交管等高频事项集成受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15.试点升级公安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在蚌埠、铜陵、阜阳临泉、滁州定远等地试点打造“公安政务服务无人智慧警局”、24小时公安自助服务区等,让群众自助即办、随时能办。同时,大力推进公安自助便民设备整合升级,逐步实现身份证、交管等事项 “一机通办”。

  16.优化老年人管理服务。积极设立老年人办证办事专窗,在窗口醒目位置设立或张贴“老年人优先”提示牌,以及老年人办事“绿色通道”和“爱心专座”,配备老花镜、放大镜、应急药箱等,在公安综合窗口配备辅警,协助老年人解决在信息录入、自助拍照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

  17.全面落实公安交管改革21项新措施。认真落实公安部推出的摩托车驾驶证全省“一证通考”、私家车登记持身份证“全省通办”、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9月1日全省实施)、优化驾驶证考试内容和程序、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扩大体检医疗机构范围、缓解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等21项改革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

  18.为企业办理批量交管业务提供预约及上门交通安全宣传服务。企业申请机动车办理抵押、解除抵押、核发临时号牌等批量业务时,可预约办理时间、地点,实现企业批量业务“即到即办”。持续推动交通安全知识进企业,广泛宣传交通安全防范知识,为企业提供形式丰富的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服务。

  19.优化拓展“一企一警”对接联系服务机制。根据企业规模等情况,市、县(市、区)及派出所三级公安机关班子成员、科所队长对接联系企业,定期与企业沟通,充分发挥联企民警联络、宣传、调解、服务、预警等作用,协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企业发展。

  20.设立寻亲免费采血点,帮助更多家庭实现“团圆”。扎实开展“团圆”行动,在全省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共设立143个“团圆”行动免费采血点,向社会公布采血民警联系方式,推动来历不明儿童及失踪被拐儿童家庭的信息和血样全部入库,帮助更多离散家庭团圆。

  

  创造更加良好的治安环境方面2项:

  21.依法严厉打击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依法打击涉税刑事犯罪,深化打击串通投标犯罪,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少财产损失、净化经济市场。开展打击食药环犯罪“昆仑行动”,对侵害企业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犯罪,突出全链条、全网络、分领域打击,重点打击整治企业、广大群众反映强烈、屡打不绝的本地造假“顽疾”和重点实体市场。

  22.开展“守护平安—2021秋季攻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突出的犯罪行为,全省公安机关开展“守护平安—2021秋季攻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对建筑工程、矿产资源、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存在的强揽工程、非法占地、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黑恶犯罪保持高压态势。严打传统盗抢骗和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努力为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发布会上,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刘立兵及相关警种负责人,就现场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户口和身份证办理与群众生活非常密切,想具体问一下我省公安部门在户口和身份证办理方面给群众带来了哪些便利?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主要负责人: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服务举措,简化工作流程,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力提升服务质量。

  在户口办理方面:2017年我们就实行了省内户口“一站式”无证迁移,解决群众省内迁移户口“两证、两头、多次跑”的问题。2019年开始,又积极推进户政业务“全程网办”,实现群众办理户政业务从“最多跑一次”迈向“一次不用跑”。2021年,我们又推出了长三角区域“跨省户口网上迁移”,户籍类证明“全程网办”等,使得长三角区域群众在办理跨省迁移户口时,在迁入地户政派出所或者户政大厅即可申请办理,不必再往返于迁入迁出地。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办理长三角区域“跨省户口网上迁移”业务5.3万余笔。

  在身份证办理方面:2019年,我们就在全省实现了居民身份证业务智能预约、智能缴费、智能采集(人像)、智能查询(回馈)、全程网办和缩短制证周期6项服务举措,解决群众办证难、办证慢、照片丑、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2020年,升级推出居民身份证、临时证“网上办、零跑腿”。并实现长三角区域居民身份证业务办理智能预约和进度查询,需现场办证的群众可事先通过互联网预约办证及事后查询办证进度。2021年,我们继续发力,推出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着力解决原来办证必须前往户籍地办理的“两地跑、耗时长”等问题。目前,我们还在试点搭建公安“统一照片库”,推进公安证件照“一照通用”,使得群众在办理公安机关签发的各类需采集持证人头像照片的证件业务时,可以选择调用“统一照片库”中的照片,为群众提供了更暖心多样的服务。

  另外,我们还全面推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简化典当业特种行业开办许可程序等。积极优化与企业的对接联系服务机制,发放警民联系卡10万余张,协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保障企业发展。

  

  人民数字安徽记者:随着机动车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交通管理服务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请问近年来我省在公安交管方面采取了哪些便民举措?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主要负责人:近年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扎实推进 “放管服”改革,仅去年以来,省厅就推出了28项交管便民利企新措施,进一步扩大改革覆盖面,实现公安交管业务“异地办” “网上办” “一次办”,让更多群众企业享受到惠民利企实效。去年以来,全省公安交管互联网服务改革惠及5500万余人次,窗口服务惠及3500万余人次。我们实行减证便民、异地通办,累计为群众减少办事材料7000多万份,120多万群众享受到异地考试、车检、补换证等便利;推进协同共治、少跑快办,全省共有1500多家社会化服务网点代办车驾管业务,方便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创新线上服务、掌上可办,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手机APP,开通网上约考、补换牌证等31项网上业务,交管互联网用户超过1655万,实现交管服务“掌上办”“零距离”。

  

  香港《文汇报》记者:去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中,对服务人民提出了明确要求,请问安徽公安这一年来在服务群众方面有哪些做法成效?

  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刘立兵:谢谢您的提问。去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这是公安史上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公安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警察队伍的关心关怀,极大地激发了全警铸警魂、守初心、担使命的奋进动力。一年来,全省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便民利企举措。一是在“放”出活力上下功夫。持续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市、县级办事材料精简比例和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比例均超过60%;全面推行旅馆业、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等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全面推行新开办企业刻制公章“零材料”“零跑腿”、免费刻制、一日办结、寄送上门,累计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200多万枚、为企业设立节省成本约2亿元。二是在“管”出秩序上出实招。坚持放管结合,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指引和全覆盖实施方案,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开展“互联网+监管”,有效提高了监管的规范化、智能化水平;对涉及到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行全链条的严格监管。三是在“服”出温度上见真情。近年来,省公安厅集中推出了91项“放管服”改革便民利企措施,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累计推出了700多项便民利企措施,尤其是我们不断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建设“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先后推出了“长三角一键挪车”“电子驾驶证、行驶证”“刷脸住宿登记” “身份证网办”“跨省户口迁移”等高频服务事项,仅“跨省户口网上迁移”就为群众节省了1600多万元的交通费用,切实为群众提供了便利。

  下一步,安徽公安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守护平安”系列行动,严厉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等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推动公安“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创造优质高效的公安服务环境。


原文链接:http://gat.ah.gov.cn/jwzx/jhjs/40461414.html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