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以来,湖南疫情在多地爆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复杂。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尔塔”病毒疫情,省新开铺强戒所党委闻令而动,迅速动员,全面部署,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构筑起“防输入”“防扩散”坚强屏障。
一、党委重视 积极应对
所党委扛牢疫情防控政治责任,5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部署会,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委省政府及省厅局的有关指示精神,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迅速在全所形成“一盘棋”。建立会商研判制度,每日组织召开防疫工作研判会,做到情况一天一汇总、一日一研判。
7月31日,省新开铺强戒所赤岭路街道附近小区被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后,所党委进一步提高站位,对防控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先后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4个文件,强调了13条硬性规定,要求全所上下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贴画、广播、电子显示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发布防疫知识,引导科学防控。召开科队长会、支部会,层层传导压力,教育广大民警职工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传达“疫情就在身边”的思想,要求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万无一失。
二、封闭管理 守土尽责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所党委8月4日向全体党员发出了《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倡议书》,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打头阵、做表率、勇担当,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第一时间调高勤务等级,7月30日上午立即实施封闭执勤模式。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广大民警职工始终坚守一线,坚决维护场所安全稳定。
严格场所封闭管理,坚持人物同防,抓实抓细门卫管理、入所测体温、查验“双码”、入院车辆和物资消毒消杀、入所戴口罩、快递、外卖人员一律不得入所等各项防控措施,将疫情封堵在门外。
三、 排查管控 不漏一人
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该所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强化人员排查管控,斩断疫情传播途径,严防疫情输入。
开展人员摸排:7月底迅速对民警、职工、外协人员及家属的行程轨迹开展了一次“地毯式”排查,并通过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实现精准管控。建立常态化报告制度,科队各部门每天自查民警职工、外协外包人员的双码,摸排情况做到一日一报。
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该所组织全体民警职工开展核酸检测,做到了应检尽检、不漏一人。8月份,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提高了核酸检测频次,由原来的14天/次调整为7天/次。
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各部门开展了疫苗接种情况统计,积极动员未接种人员和家属尽快接种疫苗,确保应种尽种。凡属于不能接种范围的人员,应向所在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暂不能提供的,必须出具书面承诺。
严肃工作纪律:所纪委牵头,联合政治处、警务督察大队、工会办、绩效考核办对防疫要求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对不遵守疫情防控工作规定的,严肃追责问责。
四、联防联控 群策群力
按照压实“四方”责任要求,建立完善联防联控制度,积极与属地疫情联控部门及街道、社区的联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盯紧盯牢每个具体环节,织密织牢防控网。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关注。联合街道、社区,离退办构建了“总支—网格长—楼栋长—居民户”四级微信管理群,为离退休人员开展防控宣传、发布防疫信息、转发“三码”接龙小程序等,及时排查疫情风险。
7月31日,该所全力配合天心区赤岭路街道和南大桥社区,迅速组织10名党员志愿者到现场帮助医务人员维护秩序、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等,确保了1000多居民核酸检测一天之内顺利完成。工作现场,他们冒着烈日酷暑,挥汗如雨,持续作战12个多小时,充分体现了硬核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