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强调遵循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数字赋能、绿色低碳,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原则。这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创造高品质生活、传承历史文脉、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所谓城市更新,是指在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等多元利益主体紧密合作,对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衰退区域,通过采取拆除重建、旧建筑改造、房屋翻修、历史文化保护、公共政策等手段和方法,不断改善城市建筑环境、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与环境质量,构建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率、公平健康的城市。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明显。由此,城市更新成为“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明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
对上海而言,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率先进入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为了通勤”转向“为了生活”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系统更新理论,城市更新要以促进城市整体协调为目的,建设优美且有活力的人居环境,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在本质上是将民生放在第一位。
西班牙巴塞罗那通过网格化街区规划塑造出独特的城市风格,而持续的城市更新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空间的公共性与多样性。
从空中俯瞰巴塞罗那可以发现,它的街区大体呈现为八边形网格的有序排列,如同棋子整齐地摆放在棋盘上。每个八边形构成一个社区,每个社区规划有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以保障通风和采光良好、方便居民社交娱乐。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车辆增多,原有街道愈显狭窄,公共空间的压缩让居民颇感不便。同时,严峻的气候问题、污染问题以及绿色空间、社交空间缺失等,进一步影响城市创新转型。
为此,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政府决定在原有基础上打造超级街区,提出让街道从“为了通勤”向“为了生活”转变。通过相关改造,不仅调整了原有公共空间的用途,还拓展了新的公共空间。
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这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必然要求。
《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尤其强调民生优先,将与市民生活相关的设施更新放在重要考虑位置。比如,明确要求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构建多元融合的“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先对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提升和改造,推进综合管廊、综合杆箱、公共充电桩、物流快递设施等新型集约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确定更新区域时,强调优先考虑居住环境差、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历史风貌整体提升需求强烈以及现有土地用途、建筑物使用功能、产业结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区域。
同时,充分尊重人民的正当权益。在宏观层面,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机制,依法保障公众在城市更新活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微观层面,规定物业权利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区人民政府提出更新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座谈会、论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广泛听取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
在具体操作层面,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问题也列入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指出“开展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应当遵循民主协商、因地制宜、安全适用、风貌协调的原则”。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需依法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对于加装电梯过程中产生争议的,依法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予以解决。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加装电梯相关协调、推进工作。
“工业锈带”转向“发展绣带”
《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提出,开展城市更新活动,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绿色建筑建设和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发挥绿色建筑集约发展效应,打造绿色生态城区;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综合采取措施,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按照公园城市建设要求,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在这些方面,上海已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对杨浦滨江的改造,使昔日的工业重镇成为观光“打卡”胜地、曾经的“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了样板。
在国外,瑞典“哈默比湖生态城”区别于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更强调以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为前提、以绿色低碳社区建设为主要单元、以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为重要环节,持续推进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居民生活的协调发展,打造成本集约、功能复合、生态友好的城市更新模式。
就国内外已有实践来看,从小微空间的绿色更新到基础设施绿色更新、再到低碳社区更新发展,从“点”到“线”、再到“面”,已成为城市绿色更新的基本趋势。
对上海来说,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公共空间建设这两个民心工程,可以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根据规划,“一江一河”地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高品质公共空间为引领,优化功能布局,培育核心产业,打造城市地标,努力将黄浦江沿岸打造成为彰显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黄金水岸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将苏州河沿岸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现代生活示范水岸,实现“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转变。
在此过程中,要坚持还江于民,拓展提升开放共享的滨水空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样、更丰富的活动空间和活动体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蓝绿生态网;要加快相关沿线地区的城市更新步伐,塑造步移景异的精致滨水空间景观,整体改善滨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品质,建设舒适宜人的滨河步行空间,形成滨水公共空间新格局;要全面开展跨河桥梁的桥下空间整治,植入艺术、文化、体育、健身、亲子、休闲等设施,将现存的消极负面空间打造为阳光活力空间。
(作者分别为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