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辜负组织的信任,错失组织的挽救,最后让贪欲的洪流把自己吞没……”近日公开的重庆市北碚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原主任杨伯贵的忏悔不可谓不深刻。杨伯贵不止一次受到组织处分,也不止一次接受组织的教育挽救。然而,他却没有认识到这是组织对自己的关爱,反而心态失衡,狂妄自大、独断专权,最终酿成大错。
面对组织给予的处分,党员干部要学会反思检讨。杨伯贵当年参加工作后,很快成为全区最年轻的科级干部。在业务水平提升的同时,他的思想水平、纪法意识却没有长进。1982年,杨伯贵接受了工程老板赠予的皮鞋。第一次收受财物,杨伯贵非但不愧疚、不害怕,反而认为值不了太多钱,不会有什么问题。随后,杨伯贵因违反廉洁纪律受到了组织处分,但这一处分却未成为他修正思想认识的“催化剂”,他反而心生怨念,认为组织是“小题大做”,最终把自己推向思想滑坡更深处。1994年,杨伯贵因生活作风问题被行政降级,再一次受到党组织的处分。
令人惋惜的是,杨伯贵不仅没有接受组织惩前毖后的批评,也未理解组织重在挽救的善意。被降级后,杨伯贵基于强烈的功利心,在工作中干出了一番成绩。因工作业绩突出,本着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后对其予以提拔。然而,面对组织的信任下,杨伯贵没有心怀感恩,而是认为自己能力强、本事大,“单位离了我就转不了”“自己取得的进步都是自己应得的”。以能人自诩,以自我为中心,就容易蔑视纪律、藐视法律,在违纪违法的表现上更加胆大妄为。2020年10月,在退休3年后,杨伯贵被依法采取留置措施;2021年7月,杨伯贵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现实中,像杨伯贵一样不正视组织处理的并非个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多次受处分却不知悔改,仍自以为是,把个人能力、作用、影响看得过高、过大、过重。还有的党员干部欲望膨胀,虽职级不低、提升不慢,却仍难满足,一旦仕途受阻便心生不满,在堕落的道路上快速下滑。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这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支柱不牢,精神上“缺钙”,思想上抛锚,于是“三观”混乱,形成畸形心理和错误逻辑。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党员干部要珍惜组织的教育与挽救,拨正思想这根弦,摆正心理天平,正视组织的安排和处理,敬畏组织,相信组织,紧紧依靠组织,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汲取教训再出发。(韩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