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才溪镇是是党的群众路线重要发源地之一,毛泽东同志曾三赴才溪从事革命实践,在这里写下了光辉著作——《才溪乡调查》。上杭县人民法院才溪法庭下辖才溪、官庄、南阳、通贤、旧县、珊瑚等6个乡镇17万多人口;聘请家事审判调解员10名、家事调查员10员、心理疏导员4名。
近年来,才溪法庭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辖区结婚彩礼高、离婚当事人对立情绪大、矛盾容易激化的乡土情况,积极探索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创新家事审判机制,努力打造红土特色的人民满意“光荣庭”司法品牌,工作成效凸显。
坚持调解优先
创建人民满意“光荣庭”
才溪法庭传承优良司法传统,坚持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的办案宗旨,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审判的各环节把握调解方向,运用调解方法,争取以双方认可的方式化解群众的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打造红土特色的人民满意“光荣庭”司法品牌。创新家事审判机制,推行家事审判“五个三+N”工作机制,建立法官民情“四调查”制度,聘请14名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心理疏导师。另一方面,实行家事“五心”调解,在全市首创“省人大代表家事调解室”,创新做法获《人民法院报》推广。自2018年以来,该法庭共受理家事案件462件,结案452件,其中判决141件,调解撤诉311件,调撤率为68.81%。
在一起变更抚养纠纷中,才溪法庭家事审判法官成功化解了离异夫妻持续多年变更抚养权之诉。
吴某某与王某某于2013年判决离婚,婚生子当时不满2周岁,法院判决由作为妻子的被告抚养,原告此后几年内3次提起变更抚养关系之诉,原、被告也持续了多年官司纠缠。
承办法官了解到案情后,立即通过电话和走访,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随后耐心了解双方家庭的具体情况,公正分析变更抚养的利与弊,了解到孩子现在是在原告家中生活上学,孩子也表示想跟随父亲生活。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被告王某某同意变更抚养,这场变更抚养官司终于以双方言和圆满结束,孩子抚养权由原告取得,被告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的情况下,可自由行使探望权。
推动司法下沉
创建“红土法官调查”工作机制
才溪法庭积极探索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充分发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才溪乡调查精神,探索家事审判新模式,创建具有才溪特色的家事审判“五员”合一的“红土法官调查”工作机制,“望闻问切”诊断婚姻家庭纠纷,将“调查走访”与“多元化解”并轨并行。引导当事人理性处理家庭中出现的矛盾纠纷,从心理上、情理上修复受损的家庭关系,妥善化解纠纷,切实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才溪法庭辖区内除了高价彩礼风俗问题,还存在大量的收养关系纠纷。陈阿婆与丈夫(已故)婚后没有生育子女,1975年抱养了男孩阿平。成年后的阿平婚后到女方家生活25年,从来没有照顾养母的生活,养母子关系名存实亡。陈阿婆要求解除与阿平的养母子关系。承办法官不厌其烦地到老人家中了解情况,运用“红土法官调查”工作机制,联合多部门和多人员进行调解,将“调查走访”与“多元化解”并轨并行。最终,通过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案件以调解结案,老人得到了应有的赡养和照顾。
完善为民举措
助推乡村振兴“大文明”
针对辖区高价彩礼风俗问题,才溪法庭通过用审判实例制作移风易俗宣传册,发放倡议书,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引导群众践行文明新风。今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累计1000多份,张贴宣传海报20多份,开展法治进校园1次、法庭开放日1次;开展妇女权益、抵制天价彩礼、移风易俗等现场普法咨询3场,现场共解答群众问题20多个,听取建设性意见3条。
推动司法下沉,加大巡回审判、诉源治理、法治宣传力度。才溪法庭还在辖区人口较大、案件较多的镇村设置巡回办案点,目前已设立10个巡回办案点,推动基层司法深度参与乡村治理,促进法治乡村建设。助力才溪镇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1个村获评省级文明村、2个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强化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干部作风,才溪法庭把支部建在庭上,由院领导挂钩法庭,法庭庭长担任党支部书记,以“一个岗位一名党员、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为目标,让党员担起岗位重任,起到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