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群众监督 > 厅法监处学习贯彻落实张涛厅长对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重要指示要求

厅法监处学习贯彻落实张涛厅长对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重要指示要求

发布时间:2022-02-20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2月15日,韩春晖副厅长组织厅法监处全体工作人员召开会议,专门传达学习2月11日厅长办公会上张涛厅长对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会上,韩春晖副厅长首先传达了张涛厅长的六点要求:一要提升站位。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是厅重要职能中的重要一环,厅法监处要定位于推进全省依法行政的高度,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执法监督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二要厘清职能。职能就是抓手、就是载体、就是责任,厅法监处要立足职能,发挥好职能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将滞后的工作安排变为超前谋划统筹,将临时的工作安排变为常态化工作机制,将高质量发展要求体现在全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三要服务“四新”。围绕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中心工作,厅法监处要加强涉及行政执法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研究,发挥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作用,为中心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四要协调联动。厅法监处要强化横向纵向协调联动,用好用足厅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行政执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平台,加强与法治督察、行政复议等工作联动,主动谋划推动全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五要数字监督。厅法监处要运用好信息化监督平台,分层级、有重点推动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研究好省、市、县各级要掌握了解和运用的核心数据和工作任务,切实给基层减负。六要练好内功。厅法监处要立足于提升全省行政执法监督队伍能力素质,围绕提升站位、转变观念、增强能力来谋划指导队伍建设,切实担负起推动新时代行政执法监督高质量发展的职责。

  厅法监处对张涛厅长六条要求逐条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通过学习讨论,将全处思想统一到张涛厅长六条要求上来,振奋精神、担当作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一是强化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站位。通过组织定期学习、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系统学习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政策法规,围绕张涛厅长六个要求,提高站位,摸清全省行政执法监督现状、难点、风险点,立足省政府监督机构职能发挥来谋划推动全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二是厘清职能,找准重点,抓好执法监督主责主业。立足厅法监处11项职能职责,逐项梳理当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围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防范化解执法风险、保障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重点,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和全省行政执法人员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为契机,重点抓好执法人员全员轮训、执法资格管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乡镇行政执法风险观测点工作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四新”,提升法治协调和保障水平。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落地落实和贵州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提出行政执法权力下放、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涉及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大制度、机制合法性合理性建议方案,提升法制协调质效。以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专项监督行动为重点,加强对行政执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监督,进一步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四是加强协调联动,用好平台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行政立法、法治督察、备案审查、行政复议等处室合作配合,在行政执法监督规章修订、配套制度制定、专项监督行动、督察考核引导等方面形成合力,用好厅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行政执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借助平台解决行政执法监督中的普遍性、制度性问题,提升工作力度和精准度。五是抓住核心指标,稳步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研究提出行政执法监督核心任务指标,按照分级监管、重点监管要求明确各级行政执法监督重点,优化行政执法监督“三项制度”工作平台,方便执法人员使用,切实为基层减负。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调度掌握行政执法监督核心数据,分析研判风险点、薄弱环节。六是担当作为,压实责任,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按照转变作风、转变观念、转变工作方式要求,苦练内功,挂图作战,抓好新国发2号文件任务、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司法行政工作要点和处室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明确措施到人、责任到人,按时间进度逐项抓好落实。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行政执法权力下放政策研究、四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力争打造贵州亮点,提升全省行政执法水平。


原文链接:http://sft.guizhou.gov.cn/ywgz_97/zfjd/202202/t20220217_725697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