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关证人身份证据资料,问题线索资料直接用作证据材料……”近日,毕节市七星关区纪委监委针对该区长春堡镇一起违纪案件进行立案预审,案件协审人员开门见山指出镇纪委在案件办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应全面收集相关证人身份信息材料,问题线索资料用作证据材料时应完善相关提取手续。”在仔细查阅初核形成的相关卷宗材料后,案件协审人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
像这样的场景,在七星关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屡见不鲜。近年来,七星关区纪委监委针对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审理力量薄弱,案件质量不高且存在“长短腿”等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病因,把脉开方”,创新提出“一案三审”乡级案件区级协审模式,助推乡级案件审理提质增效。
“‘一案三审’就是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在每起案件立案前、审查结束后和卷宗移送档案室前,都要将相关材料报送该区纪委监委案件协审组进行立案预审、结案协审和归档联审。”七星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立案预审是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经初核拟立案的案件,在报请同级党委研究立案前,协审组重点围绕审查调查对象主体身份是否适格、违纪违法行为是否达到立案条件等进行审核;结案协审是案件审查调查结束后,经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审理提交同级党委审批前,协审组围绕程序、手续、事实、证据、定性、量纪等全方位进行审核;归档联审是案件办结装订后,协审组联合档案室重点查看提出的问题是否整改完毕、处分决定是否执行到位以及材料归类、卷宗装订等是否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对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移交的案件卷宗进行最后审核,每起案件通过“一案三审”合格后才能按照相关程序办理立案、结案、归档等手续。
针对“一案三审”每一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协审组同步建立问题台账管理,实时跟踪督促整改,并将整改情况纳入年终考核,有效避免应当立案而未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却立案、审查不深不细、处分定性不准、引用条款不清、装档不规范等问题。
“‘一案三审’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倒逼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提高办案主体责任意识,助推案件质量提质增效。”该区纪委监委审理室案件协审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一案三审”模式,截至目前,共完成乡级案件协审373件385人,发现并纠正问题1300余个,有效提升了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切实保障了乡级案件审理质量。
(毕节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