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是2021年5月出版的,讲述作者杨潇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杨潇,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新华社、《南方人物周刊》等,2013-2014哈佛尼曼学者。从2010年起周游世界,尝试一种融合时事、历史、智识讨论与人文地理的叙事文体。作品曾两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
1938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年,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1600公里长路。这是一次非典型的公路徒步旅行,不时要与大货车擦肩而过,但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至对话、共振,一个层累的、被忽视的“中国”缓缓浮现。
小编荐语
一所先后存在不到9年时间的学校,却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有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2位诺贝尔奖得主,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3位两院院士,100多位人文大师。这便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国内名牌大学不得不南迁到古城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为躲避战火,长沙临时大学被迫西迁至云南昆明,部分师生乘代步工具陆续到达昆明,而近300名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选择徒步经过湖南湘西进入贵州,最后到达昆明,是最艰苦的一条路线。
这是一条闻一多、曾昭抡、穆旦等前辈大师们走过的艰辛图强之路,曾经激荡过一群读书人战火中的青春和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作者重走这条路,徒步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每到一地,便会讲述当年旅行团在此地的经历和作者在当下的所见所闻,仿佛时间的两端在此刻交汇,格外奇妙。
“湘黔滇旅行团”历时68天,跋涉1600公里,一路睡猪圈,防匪徒,避虎豹,仍坚持采风、搜集民谣、勘探地质,他们面对战火和动荡的勇气与智慧,今日读来依旧让人激情澎湃,备受鼓舞。如作者的感叹:“重走西南联大,像是重新去抚摸一个国家的脊梁”。岁月流逝,山河沧桑,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还保存在这条道路上。
内容选摘
回到1937年的夏天,与地理意义的公路同样重要的是中国最出色的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之路。对于清华北大南开的教授那一代人,他们可以不必选择南下西进去大后方,他们可以留在故都,或者避入租界,或者干脆出国,对于学生这一代,他们面临的是读书还是救国这一更困难的选择,当他们为自己的苦闷心灵寻找出路时,去重庆、昆明、成都还是去延安、也是一个难解之题。参加湘黔滇旅行团的近300名学生,实际上是两次回答后筛选下来的结果(他们都选择了前者)。
——引自:出发:公路徒步的意义
我想我按自己的理解附会了他的解释,而他也没有费劲去指出,不过作为一个疏离者,我有时确实喜欢“投入”这个词,就像你很难讨厌热烈生活的人一样。人生苦短,像个少年一样投入吧,体验吧,燃烧吧,纵身一跃吧,哪怕你改变不了什么,哪怕你一点儿都不重要。
——引自:把你自己投入进去
在101岁这个年龄,他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他觉得冯友兰说的是对的,“人生就是,活着就是活着......人生问题就是这样子,你就好好过生活,你在生活里头过好生活,就没有问题”。但是在1939年,他并不明白这一切,毕竟,他才21岁,一切才刚刚开始。
——引自:那么,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