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治理的基石。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有效解决根基不牢支撑不足难题,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工作水平,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由于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所以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之有职、有权、有物,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治理能力,就要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政策导向。有什么样的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走势和发展方向。要把党的领导植根基层,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大抓基层、抓好基层,固本培元、夯实基础,让基层党组织成为联系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核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更好地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治理能力,就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社会治理从不是单方面行动,而是所有相关主体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的过程。只有不断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要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导向,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变化,积极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努力使服务项目可以针对不同群众有相应的服务措施,推动服务供给从“政府配菜”向“群众点菜定菜”转变。以群众需求为基础,整合服务资源,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公共服务更加精准化和精细化。要让群众参与到治理的全过程。从基础建设的决策、实施、管理到最后的利益分享,都需要群众参与介入,确保公共服务从群众的需求中来,落实到群众的满意中去。
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治理能力,就要抓好基层基础建设的重点难点。难点痛点,便是“哨声”。要聚焦力量全覆盖,按照“有力量,有场所,有机制”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平台建设,建好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等队伍,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推动将社会治理力量落到最基层。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是社会治理的底板,要聚焦要素掌控和能力提升,增强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掌握情况、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