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的利他林、专注达等管制类精神药品,俗称“聪明药”。北京高新医院主任医师徐杰接触过大量利他林成瘾者,他发现,“聪明药”已越来越多地被普通人用于非临床治疗。服药者有14岁的学生,也有三四十岁的青年,他们抱着提升学习、工作效率的初衷,最终却成为瘾君子(2月20日《新京报》)。
哌醋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在药效内,的确会提升服用者的注意力让疲劳感下降。所以,近些年中考、高考前和考试期间,服用这类药物的考生不少。但长时间、大剂量服用这类药会产生成瘾性,对服用者会造成多种伤害,有的失眠、脱发,有的抑郁、贫血,停药后会出现头痛、恶心、烦躁等症状。
2016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媒体就报道过“聪明药”乱售、乱服等问题,然而到今天这些乱象仍然存在。可见,无论是监管者还是消费者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由于监管存在漏洞,“聪明药”作为管制类精神药品却在网上公开销售。由于家长、学生等群体缺乏医学常识,为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成绩,乱服这类药物。
笔者以为,要想治理“聪明药”乱象,必须“疏堵”结合。所谓疏,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普及相关医学药学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到乱服“聪明药”的不良后果。从现实情况来看,包括很多家长在内的购买者,只是看到服用“聪明药”带来的好处,没有看到不良反应、容易成瘾等副作用,这需要普及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是科学引导学生、青年人群提升学习、工作注意力,通过科学的方法减少人的疲劳感。也就是说,用聪明方法取代“聪明药”。正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乱服的后果,以及不掌握科学的解决方法,让“聪明药”销售者看到了商机,通过夸大好处掩饰弊端,来诱惑部分家长、学生等销售对象来购买。
要想普及相关知识,必须从重点人群入手,比如即将高考、中考的学生。所以,期待各级卫生部门、教育部门联手向学生、家长普及医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既可以走进校园、课堂、社区普及知识,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普及知识。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乱服“聪明药”有害,就能减少这类药物乱象。
所谓堵,就是严防“聪明药”乱售。从政策规定角度来看,对“聪明药”管制比较严格,比如早在1996年,原卫生部颁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就把哌醋甲酯被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2005年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管理办法(试行)》,则对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生产、采购作出了严格规定。
而且,正规医院一般会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严格管理这类药物,比如医生开药前须对患者严格检查,卖出的药物也可追溯。尽管从制度到医院严防乱售,然而“聪明药”仍然买得到,比如记者发现,闲鱼网就有这类药物的广告,隐藏于在图书、汽车之中;还有人海外代购,在朋友圈、QQ上销售等。
那么,严防“聪明药”乱售就不能只靠现有的制度规定,还应该从媒体披露的种种销售渠道去堵。对违规销售者、宣传者只有从严从重处罚,才能减少这类药物伤害正常人。笔者注意到,尽管“聪明药”乱象多次被媒体报道,但似乎未见专项治理过,希望这次引起重视,对“聪明药”展开围剿。
据去年报道,一项对美、英、法等15个国家和地区近3万人的调查表明,靠服用“聪明药”来增强认知表现的人数正呈上升趋势。受访者至少服用过一次“聪明药”的人数,从2015年的5%飙升到2017年的14%。这绝不是好事。希望这样的国外调查数据不要成为国内某些人推销“聪明药”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