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欠款我们并不是有意拖欠,公司这两年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现在能用这种分期付款的方式大大缓解了我们的压力,非常感谢!”江苏省泰州市某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夏先生激动地说。
营商环境好不好,每个案件都是试金石。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将优化营商环境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夯实制度保障,提升服务质效,为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让辖区企业更有信心、更有干劲。
关口前移:矛盾纠纷实现“外循环”
泰州某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因经营需要,向某银行借款,但受疫情影响,陷入经营困境,一时无法偿还贷款。了解到其具有偿还意愿和实际困难后,海陵区法院立即启动诉调对接机制,指导法官、诉前调解员进行会商,决定采取“协调解决、助企纾困”的调解思路。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法院通过“一案一群、双方确认、三方视频”的方式开展线上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方案。
据悉,2019年,海陵区法院联合区工商联成立商事调解中心,截至今年3月底,该中心共成功调解909起案件,调解案件标的额达2.95亿元,为民营企业节省诉讼费208万元。
联合区工商局开展“护航金融助企行”活动,针对企业经营短板弱项与管理漏洞提出司法建议;聚焦企业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劳动争议等类型纠纷,为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提供司法服务……近年来,海陵区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做足诉前和案外功夫,通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
“商事纠纷一头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一头连接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是我们一直不断思考和尝试的。”海陵区法院院长孔维俊介绍。
分类施策:企业发展激活“池中水”
海陵工业园区内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因关联企业资金拆借陷入财务困境。进入破产程序后,海陵区法院通过实地调研、资料分析、专题研判,初步判断该企业具有继续运营的价值和希望。
对于危困企业,时间就是生命。由于无法获取该公司存放在仓储公司历年来的财务账册、凭证,破产管理人申请证据保全。海陵区法院当即成立专案行动小组,由副院长带队,民二庭、执行局、法警大队的十余名干警连夜奔赴仓储地上海市奉贤区。
仓储方负责人情绪激动,要求必须解决其损失才能取走财务资料。考虑到仓储方的实际情况,该院柔性执法,经过3个多小时的沟通,最终促使仓储方同意移交相关账册。专案行动小组连夜清点,次日凌晨5点便将资料全部安全运送至泰州。
破产审判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作。针对企业银行账户使用、税务发票开具、职工劳动关系解除、财产账簿接管等企业重整中的障碍,海陵区法院坚持强化府院联动,多次召开协调会。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涉680名职工的各类问题得以解决,2.36亿元地方债务得以化解,8927万元企业资产得以盘活。如今,该企业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对资不抵债、丧失自我修复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企业,海陵区法院及时启动破产清算程序,将大量生产要素从“僵尸企业”的泥潭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入到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中去。2019年以来,海陵区法院已推动161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盘活资产130.84亿元,盘活土地、厂房38.31万平方米。
改革创新:商事纠纷步入“快车道”
“开庭类似医生按排号依次看病,一个案子接着一个案子进行审理,平均每个案子仅用20分钟就能完成全部庭审流程,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海陵区法院民二庭法官窦松前说。
据了解,海陵区法院创新“门诊式”审判模式,针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金融案件统一排期开庭,集中时间多案同审,多案连审。庭审过程中,采用要素式审判方式,组织双方重点进行调查和辩论,不再严格按照庭审调查、归纳争议焦点、辩论等环节进行,缩短审判流程。庭审流程结束后,法官助理根据庭审情况及宣判内容当场制作令状式文书,当庭送达,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提高办案效率。
在该项工作的基础上,海陵区法院探索建立了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制度化、金融案件巡回审判常态化,以及要素式审判和令状式裁判文书快速化的“1+1+2”的工作机制,使金融类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了18天。
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为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加快涉企案件审理,海陵区法院开通了涉企立案绿色通道,做到100%当场登记立案、当日移送;召开多场“云上”债权人会议,加快为债权人兑现权益;建立法官在线司法服务微信群,主动摸排掌握辖区企业因疫情导致的各类经营风险和法律问题。
孔维俊说:“我们将进一步找准司法服务企业的切入点、着力点,高效回应企业需求,精准助力企业成长,使司法环境切实成为营商环境建设的硬核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