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6月23日,铁岭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铁岭市关于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要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大力推进,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方案》强调“三保障”
1 组织保障
将党组织贯穿社会治理的全域、全程、全链条。
2 力量保障
通过党建引领,各种力量有效凝聚,形成共治共建共享格局。
3 机制保障
应急状态工作机制
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网格管理运行机制
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信访案件包案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
聚力绘就“施工图”
关键词:推动落实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铁岭市委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组织部部长高俊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友等相关领导多次召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编办及市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负责同志召开专题会议,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深入基层调研,查找基层治理难点堵点,打破力量、机制等壁垒,打通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确保《方案》推动落实更有指导性,铁岭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同步起草了6个有关文件,进一步将各项政策内容落实落细。《方案》3次征求市直相关部门意见,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乡镇(街道)书记、村(社区)书记和工作者等基层代表建议,使《方案》更具生命力、更有操作性。6月22日,《方案》提交铁岭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6月23日,铁岭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精准聚焦“三保障”
关键词:细化任务
记者了解到,在《方案》实施中,强调“日周旬月季”细化目标任务,切实抓好“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做好组织保障、力量保障、机制保障。
加强组织保障。将党组织贯穿社会治理的全域、全程、全链条。完善健全领导架构,强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建立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实行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科学划分网格,旨在实现多元共治、成果共享;打造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协调格局,人财物向基层倾斜,为基层治理明责赋权。
加强力量保障。通过党建引领,各种力量有效凝聚,形成共治共建共享格局。合理布局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党群一张网 服务叫得响”工作;配齐配强基层工作者,提升工作能力水平;配强网格工作骨干,合理配备专、兼职网格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多员合一、一员多用”的村(居)务员队伍;领导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治理力量下沉基层,精准治理、精细服务,为基层治理固本聚力。
加强机制保障。建立应急状态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应急队伍管理、应急物资保障;创建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以“六无”村(社区)创建为抓手,实行“五社联动”,强化志愿服务,形成警民联动;规范网格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乡镇(街道)、村(社区)“吹哨”,职能部门“报到”的治理合力;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为网格员提供激励保障;建立信访案件包案机制;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体系,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设置任务“时间表”
关键词:明确目标
《方案》明确,到2022年底,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完成构建,全周期管理初步实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协同高效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有机结合,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有效衔接,新的工作体系、工作机制“一体化”有力运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到2025年底,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标准规范更加完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批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品牌形成引领,美丽幸福新铁岭画卷越铺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