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凤城市纪委监委立足主责主业,深入开展“阳光三务”监督工作,在完善监督边界、优化监督方式上精准施策,以监督检查“小支点”撬动基层微权力“大治理”,推进村级“阳光三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做足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硬功夫”。
强化统筹兼顾,以“调研指导”促建“指导目录”
凤城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阳光三务”监督工作,坚持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由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亲自带队,抽调4名委内精干力量成立调研组,重点围绕全市村级“三务”公开工作情况,先后到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听取汇报,并实地走访凤凰城街道、边门镇、明亮村、绸厂社区等3个乡镇(街道)、7个村(社区),与30余名基层一线干部了解情况,仔细查看20余处公开栏、账本卷册等具体公开举措,推动解决“三务”公开瓶颈问题。针对调研发现公开内容不全面、形式不规范、公开不及时等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尽快健全完善“三务”公开指导目录,明确“三务”公开具体事项、公开方式、公开时限等要求,指导村(社区)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依规依法及时公开,并要积极联合乡镇(街道)纪(工)委加强公开规范化管理,主动开展自查自纠,切实保障“三务”公开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截至目前,已制发《凤城市村(居)务公开参考清单》,规范细化村务公开、居务公开等22项内容,有效推进“三务”公开提档升级。
强化全面覆盖,以“多元监督”破解“公开难题”
注重多项监督协同推进,逐渐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基层“阳光三务”监督格局。一是“三级联动”同步。成立监督检查组,第一至第四纪检监察室重点对所联系乡镇(街道)党务、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乡镇(街道)纪(工)委对所辖村(社区)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村(社区)通过村纪检委员、正风肃纪监督员广泛参与监督。截至目前,成立监督检查组25个,开展监督检查2次,发现问题17个。二是“线上线下”同频。“线上”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研判,智能化预警提示、输出疑似问题台账;“线下”由乡镇(街道)纪(工)委对账认领疑似问题,通过账目对比、项目抽查、入户走访等方式,逐项核查、精准销号,发现问题随时处置。三是“墙上网上”同速。在确保“三务”公开栏数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利用微信群、公众号、专用APP、网站、惠民扶贫资金网等方式,让群众看得见、看得全、看得懂、好监督,不断提高“三务”公开覆盖面和群众监督参与度。
强化标本兼治,以“从严执纪”推进“深度治理”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严问责强震慑、抓整改促提升,切实达到标本兼治、长效常治目的。一是执纪问责突出“严”。对于信访举报、巡视巡察、执纪监督等工作中发现涉及“阳光三务”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严查快办,并对贯彻落实“阳光三务”重视不够、推动不力、推诿扯皮、群众反映强烈,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截至目前,收到问题线索11件,立案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人,组织处理1人。二是以案促改突出“深”。适时选取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等履职不力、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持续发挥警示震慑作用。针对高发频发问题,向案发单位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整改落实、完善机制,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回访。三是总结交流突出“实”。积极发现监督检查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归纳总结,加强改进推广,参照丹东市纪委监委相关制度机制,逐步完善党务公开监督机制、村(居)务公开监督机制、财务公开监督机制、大数据录入监督机制,有效推动“三务”公开更真实、更阳光、更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