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一缕阳光照进客厅时,家住宁河区的李萍(化名)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她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女儿准备早餐,母女俩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开心的聊着天,其乐融融,令人羡慕。谁能想到,这位和蔼的母亲曾经是一个多次犯罪、情绪不稳定的人呢?这一切还都要从李萍在宁河区进行社区矫正开始说起……
李萍是宁河区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离异,有一个高中在读的女儿与其一同生活。她曾多次犯诈骗罪被判刑,但她并未吸取教训,2021年又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李萍带着女儿到宁河区社区矫正中心报到时,就引起了副支队长卢英杰的注意:因为她有多次犯罪前科,情绪不稳定。特别是她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毫不在意,也不在乎自己的行为对女儿产生的影响。
通过谈话,卢英杰和同事们了解到,李萍两次犯诈骗罪都是因为在已婚情况下,通过与其他男性交往骗取钱财用于挥霍。在办理入矫手续的过程中,李萍并不认为自己有犯罪行为,对于被判刑感到很委屈,几次放声大哭,表情夸张,并且与女儿的言谈间毫不避讳自己的所作所为。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卢英杰和同事们意识到如果不能真正的从思想上、心理上改变她,那么李萍再犯罪的可能性极大,而且她的言行对于即将成年的女儿的价值观、婚恋观都有极大的影响,于是宁河区社区矫正管理支队将李萍确定为个案矫治对象,进行个案跟踪。
入矫后,矫正支队根据其心理特点、家庭状况、犯罪类型等情况制定矫正方案,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法治、道德、心理矫正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李萍谈心,一开始李萍只是一言不发地听,慢慢地工作人员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她表达自我。在后续的多次跟进中,李萍的心扉慢慢地打开了。宁河区社区矫正支队聘请心理咨询师运用同步同理的技术,通过心理、生命、社会、生活、经济5个维度评估其状况,同时结合李萍屡次犯罪进行综合分析,判定李萍存在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原生家庭功能缺失、面对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和认知偏差等问题。心理咨询师运用家庭支持系统分析图和埃利斯的“ABC理论”等心理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帮助她正确分析自己的罪行,导入积极向上的情绪,逐步矫正她的认知偏差,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让她重新认识生活的美好,乐观面对人生。同时司法所工作人员鼓励她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通过一次次心理疏导,李萍清楚地认识到,要正视和反思自己以前犯的错误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努力把握好现在,珍惜现在的生活,自己应当通过正当的手段去获得劳动报酬,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做好榜样。在矫正管理支队的鼓励和帮助下,李萍顺利地在一家散热器工厂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她和女儿的生活也逐步走上正轨。在近期的一次心理测试中,她的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从自我否定到自我价值的肯定,不良的认知也有了改变,提高了道德修养和抑制不良欲望的自制能力,朝着越来越健康的心理方向发展。
近日,宁河区社区矫正支队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李萍家中走访,她热情地接待工作人员,表示是司法所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给她生活的信心,使她得以安心工作生活,一定好好改造,做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