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以来,下载安装手机App、完成注册认证和相关流程、开始每日“打卡”成为在南昌县辖区非羁押人员常规流程。利用App对非羁押人员进行“掌上”监管,实现从“人盯人”到“系统管人”,此举在我省尚属首次。 记者从南昌县检察院了解,随着“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推行,对非羁押人员的监管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在传统监管模式下,人员违规离开居住地、传讯不到案等情况偶有发生,而违规证据又难以收集,事后处理不能及时跟进,无法形成有效震慑。 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切实加强对取保候审等非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管?是摆在司法机关面前的一道课题。今年5月,南昌县检察院能动履职,联合县法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会签了《关于对刑事诉讼非羁押人员开展数字监管的意见》,对非羁押适用范围、情形和程序作了明确规定。 同时,受防疫“健康码”等启发,该院主导开发了刑事诉讼非羁押人员数字监管系统(“昌南非羁码”APP),“昌南非羁码”APP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通过定位追踪、随机抽检、定期打卡等方式对非羁押人员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的行为动向进行综合评估,自动生成相应的得分,并根据风险等级呈现的绿、黄、红三色监管进行动态监管。 对办案单位来讲,“非羁码”APP提升了工作效率,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逮捕率和审前羁押率。比如,采用掌上监管的方式,办案民警可以通过手机可以同时监管几十人,而对检察机关来说,“非羁码”的出现,让无逮捕必要、按时打卡的嫌疑人始终处于监管范围,保障了刑事诉讼的进行。 该县刑警大队的小高警官介绍,“以往,因距离、空间等原因,我们很难及时监管被监管对象的活动状态,未按时签到、超出管理范围等脱管、漏管现象一直是我们监管工作的难点和痛点。但自从有了“昌南非羁码”APP,虽然现在我负责监管的非羁押人数从过去的3人增加到了12人,工作量却比以前更少,压力也更小了”。 同时,“昌南非羁码”APP还秉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被监管对象周某告诉记者,“该系统24小时提醒我们要遵守规定,但不会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干扰。如果需要离开居住地,只要提前在手机上向辖区派出所或检察机关请假报备即可,相当方便。” 但对于违反规定的,一旦线下核查证明线上预警情况属实,即会综合评估违规监管对象的现实表现,对其实行书面批评告诫、没收保证金、给予治安处罚、提请批准逮捕等惩戒措施。 南昌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黄腾平介绍,无论是传统的‘人盯人’监管方式,还是让非羁押人员定期、定点报到,背后都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和难以监管到位的风险。“昌南非羁码”APP上线运行可以有效防止其取保候审期间不遵守监管规定、逃跑等行为,有效减少司法成本,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也可以促进办案人员大胆放心依法落实“少捕慎诉慎押”,降低诉前羁押率,是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有效举措。 据了解,自5月23日“昌南非羁码”APP运行以来,已对97名非羁押人员进行数字监管,无一人出现脱管漏管,风险等级均为绿码,诉前羁押率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