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队到法院,从军人到司法警察,变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那一颗为民奉献的赤子之心。
杨涛,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作为四川法院持续综合帮扶工作队唯一一名女队员,已经来到凉山州雷波县开展工作一年有余,2021年被评为全省法院援藏援彝工作先进个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她与乡村不得不说的故事
退伍女兵成为法警后
又走进大凉山
她出生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贫困,靠着党的政策、靠着贫困生补助,杨涛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参军报国的梦想,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退伍后,为了延续报效国家的梦想,杨涛考入了广元市苍溪县人民法院,成为了一名司法警察。
四川大凉山,曾在大多数人脑海里是一个神秘、遥远的地方,条件艰苦、地势险恶是她给杨涛留下的最初印象。去年五月初,杨涛主动报名接受组织的挑选,成为全省法院系统新一轮援彝综合帮扶工作队的光荣一员,也是工作队中唯一一名女队员。
就这样,杨涛经历8个多小时车程,伴随着一路开放的索玛花,带着单位的嘱托,带着家人的支持一路前行。一夜之间,跨越五市,抵达距家近七百公里的雷波县城。
前路虽“坎坷崎岖”
却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汽车像一个醉汉步履蹒跚地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滑坡、泥石流、塌方,以前仅在电视里出现的场景出现在眼前。杨涛和其他援彝的得队友们一起搬走路上石头,清理路上的障碍,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打通了临时进村的公路。看着眼前他们用石头、木头临时垒起来的路,大家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杨涛去了大坪村村民勒格补土家,看到身体严重残疾的吉尔阿惹,他用矮小又驼背的身躯凝视着远方。
据悉,几年前他从外村前来依靠唯一的血亲侄儿。数日后,杨涛与援凉战友提着大米、食用油、面条等生活用品走着泥泞湿滑路来到勒格补土家慰问吉尔阿惹。在侄儿媳的介绍下走到阿惹的房间,原本不富裕的侄儿家也没有多余的房间能够让阿惹独住一居,就在狭窄的火房里搭了一个简易的床。那一刻,贫困像一阵凛冽的寒风,刺痛着杨涛的心扉。她默默地在心底起誓,要加倍努力,去帮助每一位渴望勤劳致富的人。
当杨涛他们颤抖着双手将慰问品交到了阿惹手中,看到他们脸上幸福的微笑,她在心中也暗暗作了一个决定。
就在当月底,杨涛向党组织递交了此生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接受组织挑选、接受组织培养、接受组织检阅,希望早日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同时也决心倾情奉献凉山彝区这块革命圣地、红色沃土,在援彝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彝族阿妈:
“党是真真切切地为我们谋幸福”
有一次,杨涛和队友来到一个彝族群众家里做禁毒、防艾、脱贫调研。彝族阿妈对他们说,“前几年通了水泥公路,交通更便利,住上了漂亮的楼房,看上了液晶大电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党和政府是真真切切为我们谋幸福的,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帮扶我们的干部”。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前几任驻村干部功不可没,他们冲锋在前,架起了与群众心灵沟通的桥梁,结下了深厚的群众情谊。
前些年这里以种玉米、土豆为主,后来引进了红遍全中国的苍溪红心猕猴桃、汉源花椒等经济种植物。不擅长农学、农村经济学的他们便开始自发学习研究。要从年轻人接受教育做起,开展控辍保学,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利用好村里在建的农村冷链物流公司解决销路问题,建立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衔接的机制。
在凉山州的各县基层,援彝干警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续写辉煌。
每一位援彝战士,不惧艰难,不畏困苦,都在用自己最珍贵的青春谱曲,用人生最慷慨的情怀填词,讴歌援彝、高唱追逐中国梦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