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跨越3800公里举办了劳动法线上实务交流活动,实实在在提升了整个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劳动法专业水平。”
“我帮助海南东方市起草了法律援助标准化文书模板,制作了首问告知书、申请流程图等材料,促进当地法律援助服务标准的统一。”
近日,安徽省司法厅举办2022年“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工作座谈会,载誉归来的志愿律师畅谈心得体会,分享感悟收获,新一批志愿律师汲取有益经验,怀抱信心决心,接续踏上新征程。
这根“接力棒”在安徽已经连续传递13年。据了解,自2009年“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开展以来,安徽省先后选派67名、98人次志愿律师奔赴中西部偏远地区,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823件,帮助化解矛盾纠纷8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4.5万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42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降低援助门槛,提高援助覆盖面,做到应援尽援,吸引越来越多的援助律师参与,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法律公平正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姜明说,“1+1”行动已成为安徽公益法律服务一块金字招牌和展示安徽律师行业风采形象的重要窗口。
过去一年,安徽省14名志愿律师参加了“1+1”行动,两名志愿律师参加了“百名律师西藏行”专项公益活动,深入受援地开展援助案件办理、矛盾纠纷调处、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
连续5年服务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亚市等地的志愿律师宋海燕,仅未成年人案件就办理了近百起,改变了很多孩子的一生。
2021年3月,宋海燕在代理一起盗窃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小南(化名)并非主动作案,是在打零工期间受到不良影响才走错了路。在充分了解案件情况后,宋海燕向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递交建议不予批准逮捕小南的法律意见书,最终该院对小南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考虑到小南家庭困苦,宋海燕主动协调学校,自掏腰包帮助小南重新入学,顺利完成学业。
“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的背后,都牵涉到一个家庭。我们办的不仅是案件,更是托稳一个人的人生,树立起他们对法治的信仰。”宋海燕坚定地说。
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报到的第一天,志愿律师高明就接到一起棘手案件。一位老人在企业干活时受伤,因为没有签劳动合同也没买保险,双方对工伤认定产生异议,事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高明接手后,开展劳动关系确认、伤残鉴定等一系列工作,依照法律程序帮助老人申请到了补偿。
“其实这起案件并不难,主要是当地劳动法专业人员匮乏,不知道从何入手。”高明认为授之以渔更为重要,于是牵线合肥市律师协会与阿勒泰地区司法局联合举办劳动法线上实务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业务培训。福海县司法局还和高明所在的律所合作,在当地调解中心挂牌法律服务工作站,自此有了强大的跨省法律服务“智囊团”。
志愿律师在做好本职援助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了当地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于海南省东方市的律师丁明担任“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巡回宣讲人,走遍东方10个乡镇开办法治课堂,还在进村入户开展法律政策宣传时,为当地乡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出谋划策。服务于贵州省天柱县的志愿律师张中新在普法宣传时发现当地烈士陵园管理混乱,向检察机关提请对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不规范问题履行检察职责的建议,推动开展相关保护工作。这一事例被提名为全国首届律师公益典型案例,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年来,16名律师致力于当好受援地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法治建设的促进者、化解矛盾的服务者和法治理念的传播者,组织开展普法宣传讲座、活动共计178场次,化解群体性纠纷和涉法涉诉案件227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43件,提供法律咨询13756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近2998万元,受到当地党委政府高度评价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安徽省律师协会会长音邦定介绍说。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安徽省“1+1”行动志愿者招募工作已经结束,最终确定12名律师参加,其中包括宋海燕、田金好、董阔、高明等熟悉的身影,继续书写安徽律师的时代答卷。
“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将继续高度重视‘1+1’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部署落实,希望广大志愿者保持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尽心竭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法治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姜明为志愿律师送上勉励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