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祁门县以对镇村巡察为契机,在设立纪检“三个课堂”的基础上,接力推出巡察“微课堂”,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纪法教育,涵养农村“廉政文化”,为优化基层党风政风民风、推动构建县域良好政治生态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
开设乡镇“廉政课堂”。依托乡镇文明实践所,设立乡镇“廉政课堂”,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及法院、检察院等专业人士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宪法法律法规和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引导乡镇全体党员干部和村(社区)“两委”成员提高纪法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开设村级“纪法课堂”。依托村级文明实践站,设立村级“纪法课堂”,邀请纪检监察、环保、国土、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进行解读,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遵纪守法,规范行权用权,管住基层“小微权力”。
开设地方“红色课堂”。用好用活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设立地方“红色课堂”,要求各乡镇每季度至少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一次“红色课堂”,特别是参观祁门县第一届人民民主政府旧址、汪镇丰“土佬”墓等革命遗址遗迹及纪念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强化担当作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开设支部“巡察课堂”。巡察撤点前,组织召开被巡察单位党员扩大会,巡察组组长结合巡察发现问题,针对性上一堂巡察“微党课”,重点围绕“三个聚焦”,从“政治巡察的目的和方针定位”“巡察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落实巡察整改的有关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解,并提出风险预防和单位治理工作意见建议,推动问题即知即改和巡察“监督、整改、治理”关口前移,放大巡察监督综合效果。
“四个课堂”开设以来,共举办乡镇“廉政课堂”“纪法课堂”“红色课堂”“巡察课堂”300余场次,受众11000余人次,为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和思想基础。(黄山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