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率先出台矿山生态修复方面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出台全国第二部省级林长制法规、在全国率先提出制定山茶油条例……近年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一批“接地气、立得住、真管用”的地方性立法。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积极探索“小快灵”的立法方式,在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和生态保护方面,书写大文章,以立法效能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以高质量立法助推我省法治建设行稳致远。
“全国林改第一村”武宁县长水村 探索“小快灵”立法方式 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我省将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把握“适当加快”原则,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开展“小快灵”立法,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如何提高“小快灵”立法质量,更好满足百姓实际需要?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廖文称,要发挥地方立法的实施性、补充性、试验性作用,实现“小切口、立得住、真管用”的目标。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小快灵”的立法方式——“小”是精准立法,选取小切口,针对具体问题设计规范,使切口更深更准更实;“快”是高效立法,化繁为简,加快立法速度,提升立法效果;“灵”是形式灵活,不分章节,短小精悍,聚焦需求,突出特色,力求管用好用。 在此基础上,我省出台了一批“接地气、立得住、真管用”的地方性法规,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主导作用。 “一卡在手、生活无忧” 8月12日上午,在南昌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一处会议室,电子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南昌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监管平台上的实时动态,已经实现了多项政府资金发放。 随着社会保障卡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江西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全国第二部社会保障卡领域的地方性法规,为推动全省社会保障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一卡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该《条例》明确,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服务事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平台,实现社会保障卡身份识别、电子证照、待遇发放、医疗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应用,推动“一卡通”应用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省通用。支持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依托社会保障卡身份识别、金融服务等功能开发其他便民服务,推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集成应用。 当前,全省累计制发卡4780多万张,签发电子社保卡2560多万张,基本形成了“城市十分钟、农村半小时”服务圈。实现“一卡在手、生活无忧”,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山茶油条例呼之欲出 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小快灵”立法,能够准确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回应老百姓的需求。 “武宁的青山绿水是种植油茶树的好地方,我要利用好这独特的资源发展油茶产业。”谈到茶油,武宁县西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充满期许。 “种植油茶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既绿了山、又富了民。”据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仅2016至2017年间,武宁县新造高产扶贫油茶2.76万亩,受益贫困户达到8655户。 据了解,目前油茶产业仍然存在着油茶资源质量不高、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因此,尽快出台《江西省山茶油条例》,将有效加强油茶资源保护,助推乡村振兴。”廖文表示,《江西省山茶油条例(草案)》目前处于提请审议阶段,我省成为在全国率先提出制定山茶油条例的省份。 廖文介绍,《江西省山茶油条例(草案)》采用小切口立法,将能够体现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特色的“干货”拎出来进行规范。此外,还就如何有效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提高油茶种植比较效益、解决劳动力不足、扩大经营规模和维护经营主体利益、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经营等作了具体规定。 提出林长制“江西做法” 江西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和重要生态屏障,到处青山绿水。我省提出,到2025年,我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以上,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2%以上,力争到2035年全省森林质量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这些目标如何实现?今年5月31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江西省林长制条例》。这是全国第二部省级林长制法规。 该《条例》自去年底启动立法程序,到今年5月底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立法速度不可谓不快。在高效工作的背后,是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对立法流程、法规细节的严谨较真。 该《条例》一方面总结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直面现实问题,提出了符合江西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林长制“江西做法”。 武宁县作为林长制的首创地,该《条例》实施以后,当地村民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大大提高,村里的党员们自发与红豆杉建立“一对一”管护责任,一些村民甚至将红豆杉保护写进了家训。 推动解决矿山修复问题 盛夏,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的俊宜矿业公司龙湖采石场,没有想象中矿区的尘土飞扬,而是满眼绿色植被。 谁能想到,就在一年前,这里曾是被点名批评的“差生代表”,存在“绿色”不足、“灰色”明显的问题。 “重开采、轻修复”是很多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生态环境关乎民生福祉,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 对此,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补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找准矿山生态修复这个“小切口”,以“小快灵”立法解决矿山生态环境的大问题。 7月26日,江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管理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以法治推动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工作,将“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条例》将于2022年12月1日开始施行,将推动我省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迈上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促进打通“两山”转换通道,为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坚实制度支撑和有力法治保障。 ◎文/图 记者万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