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司法建设 > 文物保护纳入平安建设 福建泉州发动“红色引擎”守护世遗之城

文物保护纳入平安建设 福建泉州发动“红色引擎”守护世遗之城

发布时间:2022-08-26 来源: 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宋元时期,无数商船进出刺桐港,撷璀璨人文,影响着世界文明。穿越千年,世遗泉州承千载风华,携满城平安,吸引着八方来客。

  四届蝉联“长安杯”,是对福建泉州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水平的最高褒奖,平安之城的背后,是泉州持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泉州市创新理念思路,完善制度机制,丰富方式手段,全力打造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泉州样本”。

  党建引领,下活市域治理“一盘棋”

  “滴滴滴……”近日,一阵局促的铃声响起,南安市省新镇省身村网格员吴清风赶忙抓起手机,看到自己负责片区的老人正在呼叫自己,他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赶往老人家中,发现老人不小心摔倒在地上,赶紧把从地上搀扶了起来。

  原来,省身村联合电信公司开发制作了邻里爱心电子卡,免费发放给独居或行动不便老人。电子卡不仅具备一键呼救功能,还能实现行动轨迹实时记录和查询、报警等功能,一旦老人的轨迹长时间没有变化,会主动提醒绑定挂钩的亲戚、村网格员到家中核查老人情况。

  

  邻里爱心电子卡

  小小邻里爱心电子卡,服务群众零距离。这是泉州市建设“党建+”邻里中心,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是市域治理的“金钥匙”。

  今年来,泉州市以“群众满意与否、认可与否”为评判标准,通过“1+6+X”模式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完善“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6项优质服务,致力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丰泽社区邻里中心联合泉州交警支队设立微交管邻里中心,24小时面向居民开放

  鲤城区金山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引进优质养老机构,运营“慈园养老院”,提供全托和日间照料、医养结合、长者食堂等服务;晋江市华泰社区引进康养、托育、培训等优质第三方,为邻里中心提供服务;惠安县聚龙小镇“党建+”邻里中心发动业主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大队,全面推行“党员楼长+贴心管家”双品牌服务,在71栋中高层楼宇配备党员楼长,常态化收集居民意见、领办服务项目、帮助解决困难……

  在党建引领下,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党建+”邻里中心不仅仅是群众养老医疗、托育教育、娱乐消遣的地方,更成为便民利民服务中心。

  一手抓服务、一手抓治理。

  

  大力推进“综治+”治理中心建设,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

  为全面夯实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根基,泉州市同步推进“综治+”治理中心建设,发挥部门、基层单位职能优势,聚焦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协同,落实矛盾纠纷联调、社区服务联建、社会治安联防、行政执法联合、基层平安联创、应急处置联动6项重点任务,推动建立穿透落实、闭环落实、担当落实工作机制,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治理服务和多元、便捷、精细的治理途径,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泉州市已初步建成“综治+”治理中心示范点12个,在建180个,筹建47个。

  如今,一个个服务齐全、各具特色的“党建+”邻里中心和“综治+”治理中心,成为泉州的一道道独特风景,激发出市域社会治理的全新活力和动力。

  法治护航,擦亮世遗之城“金名片”

  泉州是世界遗产之城、东亚文化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如何用法治力量守护“世遗之城”的“文化根脉”,成为市域治理至关重要的一项课题。

  始建于唐代的开元寺,坐落于泉州老城区中心,四邻有许多民宅。刘某的房屋紧邻开元寺方丈楼,房屋的排油烟管伸入开元寺管理范围内,长期排放厨房油烟。为此,开元寺将刘某诉至鲤城法院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

  

  纠纷调解后,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干警到开元寺回访

  经现场勘验和走访,海丝巡回法庭合议庭成员发现,若直接将排油烟管拆除,则油烟会影响另一户邻居张某。为此,巡回法庭多次组织开元寺、刘某、张某面对面调解。最终,刘某同意自行改造排油烟管,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不到一个月,刘某就自动履行了调解协议。

  矛盾纠纷及时解,文物保护不松懈。位于鲤城区旧顺济桥西侧桥头的古榕树,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是二级保护树木,饱经风霜又苍劲古拙。

  “顺济桥遗址旁的一颗榕树存在悬挂铁牌、树木主干缠绕杂物,影响周边整体风貌等问题。”今年4月中旬,鲤城区检察院“检察护宝观察点”的线上平台收到这样一条线索。该院第一时间指派检察官赶赴现场核实,随后向主管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主管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清理铁牌及杂物,及时制作保护标识。检察官再次回访时,古树已重回往日的清爽。

  

  泉州市检察机关在老君岩造像(世界遗产点)周边设立检察联络点,守护历史文化遗产

  司法,是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泉州市政法机关主动履职、积极作为,为“世遗泉州”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泉州市委政法委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平安单位建设内容,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列入全年工作重点,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泉州市法院系统建成全国法院首家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和海丝法律文化主题展馆;成立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集中受理全市涉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刑事、民事、行政、执行案件;为文化遗产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特色司法保护档案;聘任专家学者参与部分疑难案件的研讨、调解和判后答疑,促进审判的专业化、规范化。

  泉州市检察机关开展“检察护宝·守护海丝名城”专项监督行动,打造“益起护城”公益诉讼品牌,设立“检察护宝观察点”“古城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理论研究基地”。

  

  检察官在安平桥周边水域开展调查取证

  此外,泉州中院与泉州市检察院签署《关于建立涉文化遗产刑事案件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强化良性互动,构建开展交流合作、联动保护的工作平台,依法严惩危害文化遗产、文物资源的犯罪行为。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之后,泉州在认真倾听人大代表、立法专家、文化学者以及街区居民、商户等意见需求的基础上,先后出台实施了《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地方立法,而今年2月1日正式施行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也为泉州创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提供了法治支撑。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立法保护层面的诸多探索,逐步构建了泉州特有的历史文化保护法规体系,一张遗产保护的“法治之网”已然织就。

  智慧赋能,跑出社会治理“加速度”

  社会治理千头万绪,数字赋能激发活力。泉州市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的治理路径,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红利”。

  2022年3月,石狮市局湖滨派出所运用智能安防小区前端感知设备,及时研判锁定一个隐藏在小区的电诈窝点,成功破获一起以高额返利为诱饵实施诈骗的案件,抓获嫌疑人21名,现场缴获作案手机20余部、电脑20余台。

  小区治安态势智能监测、可疑人员识别报警、实有人口精细化管理、隐患纠纷有效预警……近年来,泉州市全力推进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全市联网接入2423个智能安防小区,92.9%的智能安防小区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打造“1分钟反应圈”,让群众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小区公共区域有智能安防,感觉很安全,住得很放心!”说起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带来的安全感,家住泉州市丰泽区某小区的徐阿姨连连点赞。

  不止于小区,“智能”在泉州无处不在。

  近年来,泉州市以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党政主导、政法协调、公安骨干、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支点+科技+力量+机制”融合优势,逐步构建起全境有感知天网、市域有检查站、街面有警务站、社区有警务室、小区有智慧安防、逐级有巡防队伍、岸海有智慧防控系统、终端有实战应用模块支撑的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新格局,努力打造“全区域感知、全要素赋能、全场景应用”的平安之城、善治之城。

  

  工作人员运用泉州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开展网格线上巡察工作

  “智治”的力量在市域治理中不断释放,也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高效——

  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市统一的“全域、全网、全链条”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并逐步升级改造,用一张“网”兜尽民生千万事;

  在全国首创“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升级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模式,让群众可以在“家门口”立案;打造“全流程在线同步办案泉州模式”,满足当事人诉讼活动“在线化”要求;

  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司法+征信”绿色通道,帮助涉企案件办理检察政策落地,并为企业融资增信,助力复工复产……

  如今在泉州,“红色引擎”激发共建活力、“法治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智治支撑传递民生温度,安居乐业、和谐与共的美丽画卷不断延展,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法治的浸润和平安的守护下,“世遗泉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9/2022-08/25/content_126635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