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记者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专题采访中获悉,目前,公安部正在研究制定《涉诈资金处置规定》,进一步明确涉诈资金处置的工作流程和措施,确保有关工作依法高效开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9月2日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提出,对电信网络诈骗应当加强追赃挽损,完善资金处置制度,及时返还被害人合法财产。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公安机关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坚决追缴返还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被骗资金,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工作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快速止付冻结机制,不断优化升级平台系统,尽可能多地及时止付冻结受害人被骗资金,2021年共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3291亿元,正在打款的150万名受害群众免于被骗;建立涉诈银行账户风险监测拦截机制,公安部、人民银行指导各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建立大数据风控模型,对涉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账户,实时开展资金拦截,累计拦截102万个资金账户148亿元;依法及时返还被骗资金,公安部会同银保监会制定出台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及实施细则,对权属明确、符合返还条件的涉案冻结资金,依法及时返还被骗群众。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诈骗分子利用三方四方支付、跑分平台、数字货币、贸易对冲等多种方式,不断改变转账洗钱手法,转账速度快、隐蔽性强、追踪溯源难,给公安机关追缴赃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此项工作还面临诸多挑战。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为公安机关处置涉诈资金提供了法律支撑。”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国公安机关将全力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进一步加强打防管控各项措施,不断巩固打击和治理成效,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切实维护好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专题采访中,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有关负责人还就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严打高压之下新的形势特点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