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聚焦 > 国家卫健委:对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分级分类做好医疗服务

国家卫健委:对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分级分类做好医疗服务

发布时间:2022-12-11 来源: 宁夏纪委监察网 作者:佚名

  重点人群分级分类管理救治工作如何推进?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后是居家治疗还是继续工作?高风险区划定后多久可以解封?如何更好促进老年人疫苗接种?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热点问题。

  “大家都特别关注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分级分类管理工作,在优化措施中,这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对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基础性疾病或基础性疾病处于稳定期的,可以居家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对独居老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特别是血液透析的特殊人群建立台账,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工作;重症或者有重症风险的患者要收治到定点医院,既要保证新冠肺炎的治疗,更要保证基础性疾病的治疗;本身有基础性疾病或是以其他疾病为主,在赴医院就诊过程中检测出新冠阳性的,要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在门诊、急诊、住院区域均设立缓冲区,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郭燕红强调,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较多,很多都有发热症状,要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必须“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同时要公开电话、地址,方便老百姓就近就诊。

  医务人员每天接诊大量患者,面临的感染风险最高。“一旦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也应当遵循新十条有关要求。但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职业暴露风险,我们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郭燕红说,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管理,优化相关工作流程,医务人员要科学穿戴防护用品;做好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健康监测,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医疗力量配备和工作班次安排;进入医疗机构要查验48小时核酸结果,患者要尽可能提前做好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与陪同人员规范佩戴好口罩。同时,一旦有急危重症,即便没有核酸证明,也要以救治为先,同时做好科学防护。

  新十条明确,要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核酸检测频次。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二是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三是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四是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此外,还要求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按照二十条措施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明显减弱,但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重点人群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住在养老院、福利院的人员,还有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人群集中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因此对进入这些特殊场所的外来人员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贺青华说,新十条还提出,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以由当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各地可根据当地疫情形势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二十条措施里提到,对一些重点企业防控可以采取“一企一策”“一园一策”,新十条是对二十条措施的进一步延续和更新。

  在高风险区解封时间方面,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划定高风险区后,如果连续5天没有检出新增感染者,就可以及时解封,尽量避免长期封控。对于实行封控的高风险区检出的新增感染者,如果是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的阳性人员的同住人员或密接人员,经研判没有家庭外的社区传播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检出阳性也不影响整个高风险区的解封时间。

  “对于促进老年人接种,我们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表示,针对不敢打的情况,要求接种疫苗时认真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配备急救设备,加强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置;针对认为没必要打的情况,要求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大力宣传疫苗接种的必要性、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发动全社会力量动员老年人接种;针对客观存在的出行困难等情况,要求优化预防接种服务,细化各种便民措施,打通老年人接种的“最后一百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yw/202212/t20221209_6674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广告服务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