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虽小 司法事大
——漳州芗城法院巷口法庭全方位提升法庭工作质效
□记者 洪凌霄 福建长安网记者 林巧玲 通讯员 江晓筠 蔡博彦
人民法庭是法院最基层的单位,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巷口法庭在“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动新时代法庭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做优审判业绩和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
锻造过硬法庭干警团队
“针对在金融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预告登记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2023年伊始,巷口法庭开展了一期以“审判实务·案例研讨”为主题的沙龙,江法官正分享着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见所思所想。
像这样的分享会,巷口法庭每个月都在进行。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为锻造过硬法庭干警团队,巷口法庭定期开展“巷口之声”法学沙龙,围绕着基层治理中纠纷高发易发、矛盾纠纷复杂领域和民生案件开展讨论交流。该庭还采取灵活的“晨读夜学”“每日半小时”等形式确保学习不掉步,每周不定时开展疑难问题研讨、民法典学习等,全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此外,巷口法庭延续法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建立以老带新、采取资深法官、优秀干部与青年干警“一对一”结对的传帮带培养模式,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进步,不断提升干警们的业务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巷口法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主题党课等多种形式,实现党建工作和审判业务精准融合、同频共振。同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干警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范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做到心有畏、言有戒、行有止。
打造群众求助暖心渠道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巷口法庭干警们这么想,也这么做。
让群众来访实现“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巷口法庭怀着这样的目的,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为群众提供纠纷疏导、诉求甄别、综合协调等分层分类、高效集约的系统化诉讼服务,使服务大厅变成群众的“解忧堂”。
“我们会不会是被骗了?”“我们小孩人在外地,收到了一份材料,怕是骗子。”近日,巷口法庭诉讼服务大厅来了两位神情紧张的老人。原来是家里年轻人收到一张外地法院的电子传票,因难辨真假,两位老人便来法庭核实情况。
法庭值班人员遂帮忙拨打电话,向对方法院确认信息后,再向两位老人解释电子送达传票的情况。
“现在都说要有反诈意识,我们也不敢随意相信,幸好多亏了你们,真是太感谢了!”最后,老人带着满意的笑容走出了服务大厅。
“小窗口”服务着“大民生”。巷口法庭还坚持“窗口前移”的原则,与镇街、村居广泛开展结对共建,建立“社区吹哨、司法报到”的纠纷感知模式,定期深入村居提供司法服务。也结合“喜迎二十大·向祖国报告”专题活动及巾帼文明岗等创建工作,开展法庭窗口服务明星培养计划,在“最美窗口”下讲好法庭故事。
塑造市域治理服务机制
在巷口法庭,有一间摆着橙色沙发、新鲜绿植的温馨“调解室”。在这里,上演着一幕幕家长里短的亲情纠纷,人民调解员耐心劝导、感性劝慰,经办法官释法析理、分析利弊,许多家事矛盾在这间“家事调解室”里,不知不觉就化解开了。
为化千家愁肠事,解万户心头忧,巷口法庭建立了“法庭+法官工作室、家室调解室、婚调服务中心”四位一体智慧诉调新模式。派驻专业法官、人民调解员定期驻点法官工作室、家室调解室、婚调服务中心,紧密衔接“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全周期实现逐案登记、动态管理,打通“立审裁送”超高效便民“快车道”。
巷口法庭依托法庭家事调解室做好“庭前倾诉、庭中疏导、庭后回访”,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化解。同时以随案普法、以案释法的方式,让每一起案件的办理过程成为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还深入街道、社区,有的放矢投放法律知识,推出家事案例、民法典宣传折页、法治小课堂、法律咨询台、普法微电影等“花式普法”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