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霏霏中的织金平远古镇,别有一番韵致,平远古镇的一侧,曾是织金人记忆中有名的砂锅街。如今,砂锅街拆了,砂锅制作者分散四方,织金砂锅街只在织金人的记忆中。很多人一度担心,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织金砂锅,其制作技艺从此会失传,世上再无织金砂锅。
“被明确为传承人后,我更有信心和决心把织金砂陶这项古老的技艺传承好。”近日,通过织金县检察院的推动,王增荣被明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织金砂陶传承人,他表示,将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织金砂陶制作技艺得到传承,不用担心世上再无织金砂锅。
千年“锅”面临灭失
早在唐宋时期,织金砂陶制作工艺随着民族大迁徙进入织金,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织金地方志记载,在清康熙四年织金曾被称为“平远府”,当时用白胶泥(粘土)与优质无烟煤混合烧制而成的砂锅,被称为“平远锅”,织金砂锅从此名扬四方。之后,除传统的砂锅、砂罐外,织金砂锅制作工艺还创新出了烙锅、砂炉、花钵、香炉、鼎罐等品种,每年产值达数百万,还远销海外。2007年5月,织金砂陶制作工艺成功入选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纯手工制作的织金砂锅
织金县城东门上的一条街,集中了砂锅制作者,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制作砂锅,约有10多户人家制作砂锅。这条街生产制作砂锅等砂器,有砂缸、砂灶、砂勺、鼎罐、茶罐等几十种,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具。织金砂锅主要原料为在当地产的白色粘土,无烟煤粉及煤灰,白砂泥,经过和泥,成坯,上釉到烧炼,砂锅成品就成为各地人家餐桌上的盛菜容器,制作过程都是手工操作。
这条街被当地人称为砂锅街。随着织金旧城改造及时代发展,砂锅街不复存在,至2022年,织金砂陶制作工艺仍未认定代表性传承人,这笔瑰丽遗产遭遇了“传承无人”的危机,存在灭失的风险。
检察发力保护“平远锅”
“因为拆迁、外出务工等原因,从事织金砂陶制作的人越来越少了。”2022年6月,织金县检察院在走访时,织金砂陶制作人王增荣告诉检察官,虽然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至今没有传承人。
王增荣的家里五代人制作织金砂陶,经过家庭的熏陶培养及自己刻苦钻研,王增荣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谈及织金砂陶曾经的辉煌,他很为织金砂陶的现状担忧。
王增荣制作获奖作品织金砂陶
王增荣介绍,织金砂器成型后自然干燥或烘干,然后在地炉上用大砂缸盖住煅烧,烧成时间极短,小器皿仅需十分钟,大的也只需二十分钟左右,成品收缩性不大,很少变形。一经出窑,用柴火烟熏,呈灰黑色,古朴浑厚,制作工艺全过程从原料选择到烧制成型,共有数十道工序,全部都由手工操作。织金砂陶砂器容器具有盛食物不易变味、不易变色,保温性能好,炖鸡、肉等食物其味鲜美,是熬中药材的最佳器物等特点而蜚声国内,属纯手工制作,现在供不应求。“织金砂锅制作的食物,和现在的金属制品烹制的食物,区别非常大。”
织金县检察院调查发现,织金砂陶存在保护不彻底、传承人不清晰的问题,且应当由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专家评审制度未建立、每两年对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情况进行评估工作未开展,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可能致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随后,该院依法向织金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提出诉前检察建议。
“我们发检察建议的目的,就是让主管部门引起重视,让有千年历史的织金砂锅制作技艺得以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织金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汪杰告诉记者,督促行政机关履职,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历史传承和保护,是检察机关的职责。
“平远锅”有了传承人
收到检察建议后,织金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高度重视并及时整改,出台了《织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专家评审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情况评估办法》和《代表性传承人考评办法》,积极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织金砂陶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并逐级推荐申报其为市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有效地保护了非遗文化。
织金砂陶制作技艺在织金县检察院的推动下,从此有了传承人,织金人不用再担心世上再无织金砂锅。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织金砂锅制作有了传承人,回应了织金砂锅制作工艺会因没有传承人而致织金砂锅失传的传言。”汪杰告诉记者,织金检察不仅通过检察建议发力保护千年“平远锅”,对于织金古城等文化古迹,他们通过检察职能,推动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保护,如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促成织金古建筑群的保护,主管部门划拨百万资金对当地古建筑群进行修缮修复,还向上级申请资金进行深层次保护织金古建筑群等。